乳腺癌晚期,患癌26年,73歲的”花癡奶奶”劉德紅阿姨不僅平安度過康復期,而且越活越開心,越活越從容,把自己活成理想中的模樣。

人要有種癡迷,什麼都忘了

劉阿姨出身在書香之家,父親特別喜歡花草,在她小的時候院子裏就種滿了許多花草,待到花草開放時節 ,爭芳鬥豔,甚是好看。

劉阿姨47歲那年,不幸查出乳腺癌,而且還是晚期。二十幾年前不比今天,醫療水平還不發達,醫生判斷劉阿姨治療恢復的機會不大,剩下的時間並不多。

收到這個殘酷的結果時,劉阿姨的老伴請求醫生對劉阿姨隱瞞病情,騙她說手術很成功,靜養一段時間即可恢復正常。

當然,放療讓劉阿姨嚐盡了苦頭,身體變得十分虛弱,有時被病痛折磨地整夜無法入眠。老伴看在眼裏,疼在心裏。

圖片來源:攝圖網

知道劉阿姨喜愛花,老伴便買來許多鮮花陪伴劉阿姨度過那段艱難痛苦的時光。出院後,劉阿姨看到那些生機盎然充滿活力的花草,生活彷彿有了盼頭。從此,劉阿姨開始一心一意地侍弄她的花草。

劉阿姨說:“這病我也別怨誰,堅強面對就好,癌症不可怕,人要有種癡迷就什麼都忘了!”

的確,在劉阿姨的精心養護下,木槿花、天竺葵、扶桑花、仙人球、杜鵑花、長壽花、金盞菊等爭相盛開,成爲劉阿姨家裏一道最美麗的風景線。

與鮮花同樣美麗的,還有劉阿姨臉上的自信和從容。她也從醫生口中那個活不了多久的癌症患者,奇蹟般地成爲抗癌二十六年的“花癡奶奶”。

一心一意侍弄花草的劉阿姨 圖片來源:快樂養花人

讓放鬆成爲生活的重心之一

其實劉阿姨之所以擊潰癌症,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不把癌症當回事兒。

“放鬆點兒”雖然只是隨口自我安慰的一句話,但絕大多數的癌症患者卻很難辦到。她們往往因爲身體的一丁點變化而膽戰心驚,也常常因爲他人的一個異樣眼光而沮喪不已。

高度焦慮不安和神經緊張,使得癌症患者可能引起急性焦慮症,進而影響癌症康復。所以,緩解焦慮,讓癌症患者放鬆下來十分有必要。而調整生活的重心並非易事,你需要從內心深處讓心態平和,也需要投入一定的時間來練習放鬆。

圖片來源:攝圖網

互助君介紹大家一種簡單的放鬆方式——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以激活副交感神經系統,從而向全身發出一切正常的信號,讓你在短時間內放鬆下來。

腹式呼吸

採取坐或躺的姿勢,把一隻手放在肋骨下方的腹部上

通過鼻子慢慢吸氣,直到肺部完全打開

吸氣後,屏息堅持一小會,再用口鼻將吸入的空氣全部呼出來,保持呼吸平穩規律

堅持練習5~10分鐘,如果有出現頭暈暫停30秒後繼續練習

與胸式呼吸相比,腹式呼吸會讓人更加平靜,堅持每天練習腹式呼吸,有助於緩解癌症患者的焦慮症狀。良好的心態,使得患者更加積極地面對治療,提高預後水平。

尋找到支撐自己的那股力量

患癌,於所有人而言,無異於人生的一場噩夢。夢想、事業、家庭被迫中止,讓患者們擔心生命安危的同時,也失去了支撐自己的力量。

如何將癌症患者過渡到普通人,迴歸美好生活?很簡單,尋找到能夠支撐自己的那股力量,堅持並堅信。

覓友開心媽今年邁過第八年,她在康復期裏逐漸改變生活方式,學攝影、參加馬拉松、徒步或自駕行,把人生下半場經營地有聲有色。

在第八年重生日時,她說道:“我命由我不由天,癌欲滅我我滅癌”。

覓友開心媽旅遊攝影

另外一位覓友程樺姐,兩年前肺轉移,身體一度虛弱到彷彿生命走到盡頭。但她硬是憑着對生的渴望,挺過一劫。治療結束後開啓療養生活,到三亞、到武夷山、去潛水、做美食......現如今除了每日服藥以外,完全看不出是位癌症病人。

她很欣賞一句話:“只要生命不是終點,請一直微笑向前,相信自己就是奇蹟。”

覓友程樺姐在三亞療養游泳

她們在抗癌途中,不願把自己當成癌症患者,憑藉着新的事物,找到生活的樂趣,成爲支撐自己好好活着的力量。

編後

遇上乳腺癌,雖然不算很好的際遇

但花園奶奶、開心媽、程樺姐們卻演繹出不同的人生

人生下半場,才正開始

請,給自己一份滿意的答卷

圖片來源:攝圖網

責任編輯:覓健科普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