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太监,那是肉体上的阉割,这大家都知道。但中国历史上更有精神上的太监,就是精神上的被阉割。自秦汉中国大一统王朝出现以来,太监就出现了,而且精神太监与肉体上的太监几乎同时出现。秦汉之前,中国民风开化,精神活跃,最一本正经的孔子亲自编订的《诗经》开篇竟然是《关雎》?从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一开始就注入文人士大夫的血液,要不多无趣啊!我有个观点,普通人的无趣也就是无聊,顶多发发闷骚,文人士大夫甚至文官集团的无趣不是好兆头,往往表现为残暴和各种破坏性。所以,没有任何爱好的人大家要小心他,危险。

观中国历史,除了秦汉之前有百家争鸣,一直到五四运动之前,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就是漫漫长夜,中国五四运动前 的几千年的思想文化发展抵不上春秋百家争鸣时期一百年的成就。中国这几千年在绘画、诗歌、美食、田园上的精细世所仅有,其它思想科技上的发展被硬生生打断了。为什么?一个孔子、一部论语治天下,中国的思维、哲科体系、经济架构被框上了简单、粗暴模式。有一个成语叫唯唯诺诺,很能形容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场及社会生态。唯,唯马首是瞻,诺,和嗻一样是臣民回答皇帝问话的。万马齐喑究可哀,即如此。

首先,任何思想的发展都不是无源之水,为什么春秋战国成了中国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而且几千年都没有超越,一直到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一下子孔子成为中国几千年来落后贫穷的替罪羊。那是对孔子要求太高了,一切思想都不能脱离它所处的时代。在那个春秋战国群雄并起、诸侯割据、战争频繁、人民离乱的年代,孔子一切的礼、诚、孝、信、仁、义、尊卑等等其实强调的无非“秩序”俩字。包括老子的小国寡民,无为,从最原本的意义上来讲,也是对各诸侯国都好好过日子,大家和谐相处,别有扩张啊、吞并啦那么多想法。

孔子、老子包括墨子要各诸侯国老实点的这些想法,在当时并不受待见。名声比较大,但没人听。道理俺们都明白,但朕真的做不到啊!树欲静而风不止,你不拿屠刀,别人就会砍你。但秦汉以后就不一样了。特别是秦二世而亡之后,秦的暴政及其兵家、法家、纵横家已经只能打天下,不适合坐天下。中国一统之后就要求秩序了,有没有一种方法既相对柔和又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汉前期休养生息,主要医治战争创伤,萧规曹随,黄老之学正合适。随之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等温饱问题的解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温饱之后人的思想、人的其他方面的需求活泛起来。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的解释是人多了,富之,人富了,教化之?教什么?礼节。礼节是干什么的?维护秩序的。武帝时,寻求治国方略,正是文景之治后,国富民足,武帝雄心勃勃,外对匈奴、内寻发展的治理模式。黄老之学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需要新的更适合的学说来更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

武帝时除了匈奴,内部的治理面临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包括人民本身的需求,还有刘邦打天下时对六国后代复国的承诺,对异姓王的铲除,还有同姓王的问题,秦汉前的各种思潮的泛起等等。可以肯定的说,大部分需求满足不了,物质上的需求也不能完全满足,对匈奴用兵耗费国力、民力也是巨大,六国后代复国更是不可能。同姓王的问题还得防止他们做大。

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没有战争,物质的增长就会带来人口的膨胀,而中国的地理结构特点和农业文明的内生性决定了疆域不会无限制扩大。地少人多,又不能通过扩张或交换的办法解决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到现在为止,咱们国家的口粮依然不能依靠国外,必须自给自足。但我们依靠科技增加了单产),所以只有通过秩序,通过要大家交出大部分自我才能维护整体的平稳有序。这就是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基础。

其实孔子从来没有让人民忍辱负重,让人民失去天性,而是要求秩序,也不是要求人民遵守秩序,更多是对统治阶级、诸侯王的,对人民也仅仅是要受教化,要知礼。这就牵涉统治阶级话语权、解释权的问题。所以,孔子的秩序礼仪渐渐变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级压迫一级的工具。这是由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和大一统的社会基础决定的,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真实写照。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人民天天辛勤劳作,精耕细作,才能勉强维持温饱,这还是在和平时期,哪能再想别的。文臣武将也只有不讲价钱,没有二心,才能维持封建王朝的稳定运转。

总结一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统治基础和统治方式就是儒家为体,法家为用,这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国民性整体奴性的根本原因。孔子的富之教之,再加上法家就是刑之。看得见的是儒家,瞧不见的是法家,没有法家的强力推进,儒家是没法彻底推行的。封建阶级的统治思路是先教育你,再不听就收拾你,子曰不教而诛谓之虐。告诉你了,已经很文明了。比太监肉体上的阉割更不堪的是精神上的阉割,几千年封建社会精神上的缺失和国民性的被阉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由当时政治经济情况所决定的。对儒家文化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更欢迎点赞关注,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