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子女有钱和子女孝顺也很难兼得。两样都有当然是一种莫大的福气,可能非要你选一个的话,你是更看重哪个呢?

有钱就是大孝子?

农村就经常会有这种情况:老大在家和父母住,老二在外面挣钱。母亲去世了,父亲一旦生病住院,在外面挣钱的老二一直忙生意,只去医院看了一眼,待了不到一分钟,一直都是哥哥在身边伺候着,可是村里人和村里人都说老二最孝顺,因为住院费是老二拿的,乡下房子是老二出钱盖的,每个月往家里寄1000块钱。

而没钱的老大不仅要担负起照顾老人的责任,而且还要整天面对老人的愁眉苦脸和牢骚抱怨。老大家本来就没有什么钱,每年就是靠在外面打工挣点钱,但是老大依然是毫无怨言。可即便是这样,当老人家康复了以后,丝毫没有念老大一家这方的好。村里人也纷纷赞扬老二是个大孝子。尽管老二的钱非常救急,但是比起劳力费神,弟兄两个几乎付出的同样多。但是,有钱在人们眼中就容易成为大孝子。

没有钱,就不能孝顺了吗?

也有很多相反的情况。说个故事吧,真事。我小舅,接了他爸的班在铁路干了二十来年,他从小就爱玩,打麻将必定有他一个。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打麻将必定有点彩头,输多了他就去我姥姥那里要点钱继续打,也不多,三百两百的,老太太早年开小卖店攒了点钱,基本都喂给这个小儿子了,家里其他人都劝老太太别给他钱,架不住小儿子嘴甜,会哄他爸妈,所以缕缕得逞。

说到这你是不是觉得这是个不孝顺的儿子,你错了。我这小舅有个优点,他孝顺,那孝顺到什么程度呢?他给她爸妈买早饭,买好了给二老送过去,没住一起,两家有点距离。就这么点事,买个早饭给二老送过去而已,他干了三十多年,风雨无阻,一直到二老去世,我姥爷走的时候97,姥姥94。你要问怎么确定他送了三十多年呢?因为从我记事起就知道他一直在送,我今年42啦,二老走了也没几年的事。这是孝顺吧?在我看来这就是孝顺,最好的孝顺方式,可能就是这个。陪伴,是一生最大的孝顺,和钱多钱少,没有多大关系。

你可能会说,那是因为这对父母幸运,一辈子没生什么大病,我故事中的这个“小舅”才会陪伴他们一生。孝顺的确很动人,但是,一旦碰上了大病,那些美好的人性啊,孝顺啊,统统都要靠边站,都没有钱那么重要。

比起孝顺,我更相信钱!

周末,小编去了一趟医院,碰到的有钱的子女和没钱的子女,情境比较起来,更扎心。医院的门诊部门口有一段比较陡的楼梯,楼梯旁边是有减速带的坡道,方便使用轮椅的病人。两个老人坐着轮椅,几乎并排前行。

一个老人的轮椅看起来很久了,轮子上有锈斑,扶手上的皮脱落了,衣着朴素的女儿吃力地推着他,单肩背的一个大帆布袋里塞满了病历样子的资料,袋子的背带不停滑落。另一个老人的座驾看起来很高级,很新,是那种带电动装置的,他由四个外表光鲜的儿女簇拥着,有说有笑地轻松前行。

没钱的、做破旧轮椅的那对父女,医生建议他们住院,女儿一下就慌了,祈求医生:“我要上班,实在请不了假,我弟弟在外面,工作很忙,也过不来,您看能不能开点药缓一下,我回家跟家人商量下?”医生再三叮嘱她,“那你可要注意了,老人情况不是很好,万一身体有变化,一定要及时送医。”

医生开了单子,女儿看了一眼,眉头就皱了,推着老人走出了诊室,在候诊区的角落里打起了电话,语气很不好,应该是打给弟弟的:“爸爸病了这七八年,出钱出力都是靠我一个人,你还有没有良心?你不就是欺负爸爸又没房子又没存款呗,否则,你早就抢在我前面,跑断腿了……”

高级轮椅那家,和和气气的,一个跑着拿化验单,一个陪在老人身边嘘寒问暖,一个耐心地向医生询问老人的方方面面,一个在医生旁边叮嘱,“您只管用最适合我老爸的药,不用考虑费用。这家人像是这家医院的常客,他们走了之后,两个护士聊了两句。“有钱就是好啊,儿女抢着孝顺。”

于是,人们往往就会说:“总之,还是要有钱啊,有钱,即便儿女不孝顺,也会好过很多。没钱,孝顺就是鸡肋。”这让人想起社会上流行的那么句话:“比起指望人性,我还是相信钱:只要你有钱,儿女孝不孝顺,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通过这个小故事,

跟大家分享三点看法!

01

与其为儿女孝顺而焦虑,

不如早点经营自己的退休人生

我看到很多人才四十岁出头就放弃奋斗了,上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别提什么自律,提高自己了。这类人,只是正常地把孩子养大,给上了学,就感觉对孩子仁至义尽了,就开始琢磨着孩子将来是否孝顺自己,在孩子的行为举止的的蛛丝马迹中,寻找孩子是否孝顺的先兆。只要发现一点苗头不对劲,就焦虑万分,处处找孩子的茬,亲子关系极差,越差越焦虑,越焦虑越捆绑孩子。最终,他们把自己的人生不幸全部甩锅给孩子。对于这种父母,奉劝您别指望人性,只有放弃指望孩子,才能真正用成年人的态度撑起自己的人生。

02

退休后,经营一份新职业,

既让自己忙碌,还可增加收入

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有自己的生活!我们小区有一位阿姨,今年53岁,退休前,在一个国营大厂当库房保管员,几十年来在这个岗位上没有变动过。所以,在她50岁退休时,发现自己几乎什么技能都没学会。退休月工资不到3000元,这点钱,将来想住进一家好的养老院都难,更别提老了后要经常看病买药,所以缺乏安全感的我,决定退休后再找一份工作。她经常在家做饭。喜欢做卤猪蹄和鸡爪,这是她的拿手绝活,每次朋友们吃完后都啧啧称赞,有人提议:“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为何不自己在家做这两样卖?”

朋友这个提议让她颇有些动心。以后日子,她开始有意识地在朋友圈晒她做的美食,几位朋友也帮她宣传,没过多久,果真有人来找她订购了。很快,她做卤猪蹄和鸡爪售卖的事传开来,买过她的东西的人都纷纷称赞,口口相传下,找她预订的人多了起来。就这样,她的客户源源不断的增加,她靠售卖猪蹄和鸡爪,每天在家只工作三、四个小时。让自己忙碌了,身体也好了,还能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03

谨慎生育,量力而行,

是保障晚年质量的关键

这一点无需赘言。现在不比以前,以前养个孩子是添双筷子的事。现在养孩子,是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的多重投入。很多家庭,爸爸妈妈加爷爷奶奶,加姥姥姥爷,六个人养育一个孩子,都精疲力竭,纷争不断。

总之,养育孩子会牵扯人的很大一部分精力,耽误挣钱绝不是吓人的话。要想有一个体面的晚年,是需要提前规划的,其中一点就是,不管是自己,还是子女,都要让他们量力而行生孩子,把多余的时间精力拿来好好挣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