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醜,不醜?

2020059

是何長相

故宮武英殿西南方向,有一處獨立院落,叫南薰殿。

它始建於明代,過去是存放皇帝和皇后畫像的地方。檔案記載,其內有畫 75 幅,其中,唐太宗 3 幅,宋太祖 4 幅,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竟多達 13 幅。

朱元璋像

通常來說,帝王肖像都是一人一幅,朱元璋的畫像爲何多於他人,至今未有定論。

實際上,異常的數量還不足以稱奇,更令人驚詫的是畫像中展現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朱元璋相貌。我們較爲熟悉的,應該是長相奇特的版本:一副麻臉,下巴突出,額骨稍凸。

有人說這是鞋拔子臉,也有人說這是龍相...

《歷代帝王圖》之朱元璋像

成於清代的《明史》,對其樣貌有記載:姿貌雄偉,奇骨灌頂。

清人姚文翰畫出的《歷代帝王圖》與文史資料呼應。他留下了從伏羲至乾隆的四十餘位帝王肖像,其中,無論是漢人皇帝趙佶,還是北方少數民族出身的忽必烈,都算是常人之相,而只有朱元璋的畫像超越了邊界,盡顯奇象...

似乎,這就是真實的朱元璋。

《歷代帝王圖》之趙佶像

《歷代帝王圖》之忽必烈像

部分研究人員認爲,這是清代藝術工作者貶低前朝皇帝的慣用手法,其實不然,如此樣貌的朱元璋畫像非清人獨創,它在明代已經出現,並且被放在了南薰殿中。

這說明,朱元璋和明代其他統治者並不排斥甚至十分認可這些看似怪異的肖像。那麼問題來了,他們是咋想的呢?

一個說法是起源於東漢王充的《論衡·骨相篇》,他寫道:傳言黃帝龍顏,顓頊( zhuān xū )戴午,帝嚳( kù )駢齒,堯眉八採...

意思是黃帝的面部像龍,顓頊的頭上長了類似角的東西,帝嚳的牙齒重疊,堯的眉毛有八種顏色。就連朱元璋的偶像劉邦,也有特殊記載:隆準而龍顏,美鬚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劉邦左腿上是否有 72 顆痣不好說,他的畫像卻是十分正常的:

《歷代帝王圖》之劉邦像

在古人的意識裏,帝王或聖賢非凡人,必是天生異象,那麼,奇特的朱元璋畫像,應該算是“異象”了。

另一種說法,源自朱元璋的性格。他被看作是最傑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於政事,創設了大量制度典章,他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基業,促成明朝前期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局面,還影響到了清朝的整體架構。《明史》稱其:太祖以聰明神武之資,抱濟世安民之志,乘時應運,豪傑景從,戡亂摧強,十五載而成帝業。

同時,朱元璋又生性多疑之人,他喜歡微行察外事,但不願被人見到真容,於是差畫師畫了許多不像自己的畫像。

明人張瀚在《松窗夢語》中記載過一個場景:因爲畫像這件事,朱元璋殺過不少人,原因只有一個——他們畫的太像了。後來,一位畫師根據民間傳言完成了一幅長下巴、滿臉麻子的肖像,最終免於一死...

朱元璋像

這樣的風格得到了官方認證,民間藝術愛好者們便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可以隨意發揮了。

晚於朱元璋 200 多年的江南畫家陳洪綬,畫風本就高古稚拙,不近凡塵,有了如此美妙的傳說素材,勾畫起來定是得心應手:

《朱元璋像》(左)與《羅漢圖》 陳洪綬

民間不知名畫師們的想象力不好琢磨,他們無所畏懼,像是脫繮的野馬,飛奔的更遠:

朱元璋像 民間畫師所繪

有些才華橫溢的朋友,還高瞻遠矚的預見到了今天文化產業的方向與繁榮,畫出了 Q 版的朱元璋:

朱元璋像

除去以上的怪異版,南薰殿裏還收藏有另外一個版本。

如若未註明“明太祖”三個字,或許不會有人看得出這位溫文儒雅、五官端正又身材魁梧的皇帝竟然也是朱元璋。

朱元璋像

事實上,將這幅溫和的肖像確定爲他的真實長相,也不符合全部事實邏輯。畢竟在古代帝王畫像裏,美化是時有發生的,至於美化的程度有多大,則是很難判定的事。

幸好,朱元璋的兒子朱棣和孫子朱高熾也留存了帝王肖像,依據這二人的形象看,他應該不會是長下巴的奇人面相,除非整個朱姓皇族的畫像都是造假...

朱棣

朱高熾

不過,他的相貌到底如何,或許也沒那麼重要。

民間願意相信其奇骨長相甚至是豬龍之形,而朱元璋及子孫也放任了這種猜想,兩廂情願,多好。

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