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歐洲以及世界各國逐漸追求"讓感染人數曲線更平"的抗疫策略,有關"羣體免疫"的討論也在激烈展開。

大規模檢測已經開始

德國已經成爲大規模新冠病毒檢測的引領者,目前,每天進行超過10萬人次檢測。通過新型冠狀病毒抗體大規模檢測,以幫助研究人員評估感染率,並且更有效地監測病毒傳播。三項血清學檢測將幫助確定病毒的傳播範圍以及感染者死亡人數,從而讓當地政府決定何時可以允許人們恢復正常生活。

德國檢測速度世界領先

根據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所長洛塔爾威勒(Lothar Wieler)週四宣佈了三項血清學檢測的細節:一項針對獻血者,一項針對德國四個疫情重災區,以及一項針對更廣泛人羣的隨機抽樣調查研究。

威勒博士表示,新冠病毒的抗體檢測,目的來確定有多少人對該病毒具有免疫力,摸清無症狀的患者的比例有多大,通過這些檢測數據,還將能更加精確的計算該病的死亡率。

報道說,這三項研究將由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柏林夏裏特醫院(Charité Hospital)病毒研究所(Institute of Virology)以及布倫瑞克(Braunschweig)的亥姆霍茲感染研究中心(Helmholtz Centre for Infection Research)聯合進行。

在第一項研究中,每14天將從獻血中採集1.5萬個樣本,這個結果預計5月公佈。第二項研究將在重點疫區進行,從大約2000人採集代表性血樣。以上兩項工作已經開始。在第三項研究中,將對德國全國150個地區的1.5萬人進行抽樣血清抗體檢測。這方面的工作將從5月開始。

羣體免疫在德國

在德國,"羣體免疫"其實也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權威病毒學家德羅斯滕(Christian Drosten)在向媒體解釋病毒傳播原理時,提到在60%至70%的人感染病毒後,人羣的自然免疫力將導致病毒無法繼續傳播,首次讓公衆接觸到有關"羣體免疫"的討論。當時這一說法還引起了社會民衆的震驚和不解。德羅斯滕後來解釋稱,這其實是在傳染病學基礎上的理論推算,具體到現實,在沒有新冠疫苗的情況下,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辦法。

羣體免疫原理圖

支持實現"羣體免疫"的學者包括德國漢堡Eppendorf大學附屬醫院院長羅澤(Ansgar Lohse)。他表示,目前提倡羣體免疫的前提,是在把65歲以上高危人羣隔離開來。從德國的情況來看,除了實現羣體免疫,沒有別的選擇。

羅澤指出,德國目前所追求的"讓感染人數曲線平緩"的做法,其實已經走在了實現羣體免疫的道路上,只是沒有明確的對外宣佈。德國政府目前也已經意識到羣體免疫是唯一可能的選項。

他認爲,讓中小學重新開課是在可控的情況下允許感染髮生,實現羣體免疫的第一步。因爲各種證據證明新冠病毒對年輕人的傷害最小,而且他們大部分人的家長和老師,也都不屬於65歲以上的高危人羣。羅澤認爲,目前最重要的是在更加有效保護高危人羣的同時,允許低風險人羣感染新冠病毒,實現羣體免疫。

理論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在德國,對"羣體免疫"概念批評聲音最大的包括社民黨衛生事務專家勞特巴赫(Karl Lauterbach)。針對羅澤的上述表態,勞特巴赫4月4日發推文表示:"我也感到非常震驚的是,羅澤和其他人在今天的《每日新聞(Tagesschau)》裏要求實現羣體免疫。就算按照最低的死亡率,也意味着德國最多會有50萬人死亡。我們目前的目標,應該仍然是在疫苗出現前,儘量減少感染病例。"

面對這樣的批評,羅澤表示,當前最關鍵的問題是如果德國不追求實現羣體免疫,也沒有其它的迅速有效的辦法,來應對新冠疫情危機。因爲,如果讓目前實施的各類禁令繼續下去,會對德國的經濟、社會、教育以及醫療體系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從醫學領域來說,羅澤已經看到許多包括身患癌症、糖尿病、精神病等非新冠肺炎類病人無法得到及時有效和全面的救治。而且,醫療領域的人工費用和購買醫療設備的資金都需要一個正常運轉的經濟體系所維持。"我們現在的做法可能對於新冠病毒患者說是好的,但所付出的代價是,犧牲其它醫療領域的保障。"。

“我們時刻待命,請您爲我們呆在家”

按照羅澤教授自己的說法,學術界持他這種想法的同仁不在少數。他指出:我們能達成一致的是,不能只關注新冠病毒。不然從長期的角度來說會釀成更大的損失。羅澤向當地媒體表示:德國目前實現羣體免疫的速度還不夠快。從目前的數字來看,若沒有有效疫苗出現的話,要實現羣體免疫需要3年的時間。"這是整個社會無法承受的"。

引:https://www.dw.com/zh/a-53080300http://www.rfi.fr/cn/20200411

歐洲疫情實時地圖歐洲生活防疫細節提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