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衝擊高端市場,成功案例非常之少,就是初步成功的領克、魏派在銷量上也不是很可觀,原因排除C端用戶的品牌偏見以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國產汽車的技術儲備尚不具備衝擊高端的實力。技術沒有達到高端所具備的實力,而消費者也不願意拿手中的錢去買單,且消費者對自主高端品牌也極度缺少自信。早在10年前國產第一個高端品牌“瑞麒”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漸漸消亡,緊接着奇瑞又推出了與以色列量子公司合資的“觀致汽車”來消除用戶的偏見,不過奇瑞最終敗在發動機和變速箱以及店面太少的原因,導致奇瑞不得不放棄觀致。時至今日奇瑞第三次衝擊高端的“星途汽車”有1.6TGDI發動機+格特拉克變速箱加特,上市之初火了一把,而現在由於缺少4S店和一款車一個設計,沒有統一的家族式前臉,導致最佳時機已過,又到了不溫不火的局面。如今奇瑞放棄觀致,另立爐竈的“星途”闖蕩高端爲何再次面臨失敗?個人覺得有以下原因。

星途TX

企業體制問題

奇瑞汽車作爲地方性的國有企業,不否認在發展初期,這樣的企業性質對企業發展,的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在政策,資金,資源等方面,都能夠得到優先的支持。但有利也有弊,特別是像汽車行業這種,對消費市場非常敏感的行業,它要求車企要有更高效的決策效率,要有迅速而果斷的決策權,和非常敏感的市場嗅覺,一切以市場爲導向的企業文化特點。而這些都是作爲國營企業的奇瑞汽車所欠缺的,而像吉利汽車這樣的民營企業,他們擁有更多的決策自主權。

戰略規劃問題

在星途和觀致之前,其實奇瑞汽車也早就開始了向高端品牌的發展之路,大家不要忘了之前還有一個瑞麒的中高端品牌,不過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這與奇瑞汽車當初的戰略規劃有很大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在瑞麒之前,奇瑞汽車可謂做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當時絕對是國產汽車中的老大哥,銷量曾一度衝進了國內車企銷量前三的位置。

星途LX

可惜奇瑞汽車對當時車市過於客觀,一口氣推出了四個子品牌,實行多生孩子好打架策略,可惜最終由於步子跨得太大,基礎不牢,最終失敗。如果當時奇瑞不急於推出高端品牌,穩紮穩打,把市場做細做強,優化改進車型產品,打造經典精品車型,做好質量和市場口碑這一關,我相信最後的結果肯定是不一樣!

星途LX內飾

而之後的觀致和星途,同樣也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不否認奇瑞汽車在技術研發儲備方面,有足夠的能力,並不是說你推出一個高端品牌,它就是高端品牌。它需要有消費基礎和市場基礎,就拿長城魏和吉利領克來說,長城魏是在它擁有哈弗系列車型的巨大保有量和口碑積累起來的;而吉利領克,也是通過背書沃爾沃,走捷徑才發展起來的。即便如此,長城魏和吉利領克到現在,在向高端發展之路上,也沒有敢說已經完全站起來了!可見,國產品牌汽車衝擊高端之路之艱難!

缺少家族前臉設計

回顧各大豪華汽車包括自主高端領克和魏派汽車,沒有一個說是一個車型一個前臉設計,基本都是統一的家族前臉設計,很又品牌識別度。而星途卻在一個車型一個前臉設計,讓消費者始終對這個品牌沒有過深的印象。如果星途能夠統一前臉設計,再進行細節優化也許走得更遠。

星途TX

售後走上觀致和瑞麒老路

觀致和瑞麒之所以不成功,不僅僅是三大件的不足,在售後的店面也是很大的問題。當時全國只有七八十家4S店,宣傳到位了卻沒有店可買,這也是失敗的致命因素之一。

觀致5S

車型產品規劃定位問題

我們拿目前星途旗下的車型來說,既然星途汽車定位要高於奇瑞汽車,那它們之間的車型應該就要走明顯的區別。而我們看星途旗下的LX和奇瑞的瑞虎7,這兩款車型其實就是一同平臺的車型,甚至部分動力總成都一模一樣,價格卻貴上不少,那請問高端在哪呢?就因爲星途LX更好看一點,內飾更精緻一點?消費者又如何去區分呢?

結語:綜上所述以上所提到的問題,都是目前奇瑞汽車存在的問題,當然問題也不僅僅只是這些,只有多從自身找原因,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做到自我強大。不然,星途汽車也同樣會步觀致的後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