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成書以來,流傳極廣,在民間影響極大。書中的主要人物栩栩如生,爲廣大百姓喜聞樂見,津津樂道。

按照《三國演義》書中所述,劉備的蜀漢方面有五虎上將,排名分別爲關張趙馬黃,也就是劉備老大的二弟關羽關雲長,三弟張飛張翼德,然後就是一身是膽,在長坂坡單騎救主,殺了個七進七出的白馬小將趙雲趙子龍了。再往下數,就是馬超馬孟起,江湖人稱錦馬超,還有老將黃忠黃漢升,刀法精妙,箭術神準了。

但是《三國演義》畢竟是一部小說。作者距離三國時代已經有千年之久。作者按照自己的喜好,以及小說創作的規律,對人物形象進行了一些合理的推理和塑造,和歷史上的真實的人物形象,還是有區別的,就比如趙雲的地位。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提到三國,最重要的一部史書是晉人陳壽所撰的《三國志》。這部史書將魏蜀吳三國分別成志。在蜀書中,陳壽將關張馬黃趙合爲一傳。注意這裏的排名哈,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和趙雲。趙雲是在五人中敬陪末座。

其實從另一個方面,也就是蜀漢軍制來看,就能看得更清楚了。

蜀漢的軍制,分爲五軍,即前軍,左軍,中軍,右軍,後軍。這五支軍隊中,皇帝居於中軍,也就是中軍是皇帝的侍從,御林軍,警衛部隊的性質。前,後,左,右四軍的統帥分別是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

大夥兒是不是有點暈,有點喜感,這個前後左右,不和軍訓的時候站軍姿走步伐類似嗎?怎麼起這麼幾個名字?

這個就涉及到漢代的軍事傳統了。漢朝的軍人的軍職,什麼纔是最高的?答案是,字最少的將軍,官兒越大。所以衛青的大將軍,比什麼車騎將軍,徵西將軍,平北將軍之類,地位大多了。大將軍就是漢朝的最高軍職了。整個漢朝四百年,也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大將軍。後來又搞出了前後左右將軍,類似大將軍,稍稍低一點點。比如劉備就曾經做過左將軍。

蜀漢五軍之中的統帥,關羽是前將軍,張飛是右將軍,馬超是左將軍,黃忠是後將軍。這幾個人的分工是,關羽負責統領荊州方面的軍隊,張飛負責漢中方面,馬超負責涼州方面,而黃忠所部,作爲蜀漢的戰略預備隊,哪方有事,就支援哪個方面。

這樣一比劃,原來這個前後左右,個個都是方面軍啊!

那麼,中軍呢?中軍的頭兒是不是就該叫做 “中將軍” 了呢?

答案還真不是。蜀漢的中軍的統帥,名稱叫做“護軍將軍”。這個人是誰呢?不是趙雲,也不是諸葛亮,而是法正。

前後左右四軍的存在,就是爲了作戰。中軍的存在,是爲了穩定,保證劉備的安全,保證蜀漢成都大本營的安全。那麼爲什麼中軍的頭兒來了個兩個字兒“護軍”將軍呢?因爲中軍的真正統領,是蜀漢的皇帝,劉備啊。他能自稱中將軍嗎?那不行,跌份。他能讓別人稱中將軍嗎?也不行,一山不容二虎。所以中軍的頭兒,就叫做護軍將軍了。

那麼,趙雲呢?此時他叫做什麼將軍呢?

此時的趙雲,封號叫做翊軍將軍。那麼這個翊軍將軍又是什麼意思呢?

東漢許慎撰寫的《說文解字》將“翊”字解釋爲“飛貌”,即起飛的樣子;“翊”又通“翼”,《三國志》裏同時有“翊贊季興”和“翼贊王室”的記載;“翊”又引申爲“輔佐”的意思,如翊佐、翊亮等。

看到這裏,不由想起千年之後的石達開的翼王的封號了。永安封王,東西南北翼。翼王的意思,就是羽翼天朝。

所以,趙雲的翊軍將軍,也有類似的含義。但是他比關張馬黃的軍職,低了許多。沒有機會統帥一方大軍征戰疆場。

趙雲自從跟隨劉備以來,後來還獲得過不同的將軍稱號。比如後來曾獲封鎮東將軍。但是趙雲始終沒有獲得過一字頭的將軍封號。蜀漢方面,在後期蔣琬,費禕,姜維都曾經做過大將軍。而諸葛亮在伐魏失敗後曾經從丞相自貶爲右將軍。可見,一字頭將軍非常稀少。

故而可見,歷史上趙雲在蜀漢早期武將中的的地位,是要低於關張馬黃四位的。至於後來《三國演義》中趙雲能成爲關張之後第三人,那是小說作者的發揮了。

親愛的讀者,如果您看到這裏的話,歡迎點擊關注本號;或者在評論區發表評論,寫下您的寶貴意見;喜歡文章的話,就點贊或者收藏吧。 碼字不易,年輪小編在此謝謝大家了!(本文文字由百家號作者年輪歷史原創,配圖來自網絡。配圖如果有侵權之處,請聯繫小編刪除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