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山而雕鑿的石窟藝術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無論是開鑿於公元366年的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還是擁有“十萬軀”造像的洛陽龍門石窟,或是擁有“五萬尊”石佛的大同雲岡石窟,特別是80年代發現的堪稱“九州第一窟”的連雲港孔望山摩崖佛像,都是炎黃子孫對世界文明的傑出貢獻!

孔望山摩崖佛像鑿成於東漢後期,距今已有1800餘年,早於敦煌石窟約200年。孔望山,是連雲港雲臺山脈的一個峻秀山巒,古稱“古城山”,唐時名“龍興山”,宋代稱“巡望山”,相傳孔子曾浮海來此,遂更名爲“孔望山”。山南麓西側,宋代城堡的基礎猶如兩條巨臂擁抱着這塊石刻薈萃的山麓臺地。1702年前,這裏一直是瀕臨“汪洋”的“海口”。宋代詩人蘇東坡曾站在這座山上,對淹沒於滄海之中的雲臺山島望洋興嘆:“欲濟東海縣,恨無石橋樑。”孔望山“山巔有墨地,下有龍洞,”怪石林立,古柏參天。唐代龍興寺的遺蹟掩映在茂林修篁之中。

孔望山漢代摩崖石刻,一直被認作是一幅樂舞、雜技和宴飲觀賞圖。直到前些年,考古學家們經過實地勘踏論證,才揭開了它那神祕面紗:原來它是我國發現的現存最早的摩崖佛像石刻。這些佛像按照山石的自然走勢而鑿成。畫面東西長15.6米,高9.7米。100餘尊人像大小不一,神態各異。其中最大的高1.54米,最小的僅10釐米。或獨自孑立,或聚集羣擁。在屬於佛教題材的造像中,有3尊立佛像較爲突出:有的頭頂繞以佛教色彩的光暈:有的雙手作出佛家的“施無畏”手印;有的頭頂刻出佛教造像常見的“高肉髻”……在座佛像中,有一尊高55釐米,園衣領,高肉髻,右手施無畏印,其坐式爲盤腿的“結迦膚座”。

有的坐佛像還有胡人側坐而侍。孔望山佛像中還有3個側臥人像:其中最東側的一人,赤膊、短裙、瘦骨嶙峋,像是佛教故事中“捨身飼虎”的場面。釋迦牟尼生前,看見一羣飢餓的老虎,如再無東西可食,母虎可就要吞食小虎了。他爲了救餓虎,就從山上跳落到虎旁,捨身飼虎。尤爲精彩的是一組“涅槃變圖”。雕鑿者以高浮雕手法,利用斷崖下一塊紅色的岩石,雕鑿成圓寂了的釋迦牟尼,“橫臥空牀”;又在一旁的岩石上,雕鑿了近50尊人像,形象各異,神情悽楚,似爲佛祖衆弟子虔誠拱圍在釋迦牟尼身旁,祈禱佛祖的昇天。其構思造型之精巧,假借山石之奇妙,令人驚歎!

孔望山漢代摩崖石刻中,還有一些反映早期道教黃老思想以及當時世俗生活的內容。那精彩的疊羅漢像,由9人搭疊五層:第一層站立3人,第二層1人,第三層3人,第四、五層均1人。場面熱烈,氣氛緊張。特別生動的是,第三層表演者的空中動作和最高兩層兩人的臂叉,曲肘平衡支撐的表演,均刻畫得栩栩如生!它向後人演繹了中國漢代的雜技演出。

在佛教造像的叢林中,令人耳目一新的還有一些動物造像。如石雕大象,高2米,長5米,長鼻巨牙,卷尾粗足,壯實無比,遠遠望去,似叢林中奔突而出。象雕腰部,鐫有象奴,手持鉤鞭,腳帶鐐銬,其右手書“象石”二字。此座象雕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漢代獸雕。另外還有一座石蟾蜍。這座具有典型漢代風格的雕塑造型,不禁使人想起漢代科學家張衡創制的地動儀底座上的銅蟾蜍造型。

孔望山摩崖佛像成於何年,過去一直是個謎。明朝時已有“古聖賢像”之說。由於造像縱橫交錯,一時難以點清,所以人們又稱它爲“秦王亂點兵”。建國後,考古工作者根據石刻中的雜技畫面,曾推測它的內容是宴樂圖。1980年,經國內名家鑑定,確認這是東漢時期佛教內容的造像,它比敦煌莫高窟還要早200年,這成爲當時我國五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歷來不認爲佛教是從西往東傳播的。孔望山佛教摩崖造像的發現,揭示了古代中國更早的東方傳教之路,這元疑是對佛教史上的一些定論提出了挑戰。

位於東海之濱的連雲港孔望山漢代摩崖石刻,古樸奔放,生動神奇,歎爲觀止!這是古代先民鐫刻在神州大地上的中華文明史上經天緯地的一頁!

旅行文化:哲人輩出的佑寧寺

尋古探今:九成宮尋蹤

公主堡,一個古老而美麗的神話故事

賀蘭山,萬仞絕頂“敖包疙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