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華語電影,永遠繞不開的就是香港電影。曾經輝煌近乎半個世紀的香港電影幾乎上引領了整個亞洲的風向。從五十六年代的粵劇戲曲片,文藝片,武俠片到七十年代的武打片,人文片,八十年代的商業片,靈幻片,警匪片。即使在逐漸衰落的九十年代,特效片,幫派片等等的依舊引領着整個亞洲電影行業。那時候的香港電影圈除了貢獻出一部部優秀的影片外,也捧紅了無數的明星演員。除此之外,香港影視圈的繁榮也離不開一羣至關重要的人物,他們就是香港的導演!

一部電影的好與壞中演員的選擇很重要,可一個好的導演更是能爲一部影片注入靈魂。一個不好的演員可能會影響到一部電影的質量,但一個不好的導演會徹徹底底地毀掉一部影片。香港電影能從犄角之地席捲整個亞洲,離不開香港導演們的努力。五十年代楚原,李鐵。吳回等知名導演爲香港的影視圈打下了不要粗糙濫做的基調。七十年代大導演張徹,劉家良等人讓香港電影硬橋硬馬。八十年代的導演們更是百家齊放,羣魔亂舞。香港影視圈的每一個時代裏,電影導演們的作用都至關重要。

可香港八十年代電影的輝煌也爲以後落寞埋下了隱患。一味的側重與劇情堆砌,明星包裝,導致了香港電影類型單向化,使得導演們更追求的是票房而非內容。這個時期的電影的確造就出無數的明星、但也扼殺了很多導演和編劇的創作。票房高的電影跟風無數,票房不好的電影無人理會。而投資者們偏偏追求的就是票房。所以很多導演而騙局們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想法和纔會。一位的追求票房。這也爲香港電影的落寞埋下了最深的隱患。

到了九十年代,大部分香港的電影人都依舊未發現了導演界斷層的問題,很多電影人依舊在執着的追求這票房,對於新秀導演的培養幾乎上是漠不關心的狀態。在九十年代初能夠風起雲湧的導演們大多都是在八十年代已經嶄露頭角的人物。比如徐克,在九一年黃飛鴻系列出來前,憑藉《新蜀山》《夜來香》《打工皇帝》等作品在業內已經家喻戶曉了。杜琪峯憑藉《阿郎的故事》也以獲得大量的關注。而成龍,洪金寶,曾志偉等人在八十年代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

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九十年代的香港影視界雖然開始了衰落。但導演界卻異常的繁榮。陳可辛,王家衛,杜琪峯,徐克,陳嘉上,林超賢,陳木勝,王晶,周星馳,劉鎮偉等等現在家喻戶曉的導演都是在九十年代逐步步入輝煌的。而這時候老一輩的香港導演們將退未退,中一輩的導演們大紅大紫,而新一代的導演們也開始了左右風雲。也許是香港的導演界太過輝煌,資源受限的嚴重。導致了本應該培養的70後香港導演變得可有可無。九十年代末雖然已經有人關注到了香港電影人的斷層。但僅限於演員而明星。對於香港導演層的斷裂卻無人顧忌。

在時代步入千禧年之後,香港的電影節進入了無可避免的衰落階段。老一輩的香港導演紛紛隱退,中生代部分香港導演選擇與內地合拍。而香港新生代導演卻銷聲匿跡。此時內地的70導演們開始嶄露頭角。甯浩憑藉着《瘋狂的石頭》一炮而紅,丁晟憑藉硬漢系列也家喻戶曉,陸川接着《尋槍》《可可西里》也在圈內風生水起。而此時一部分選擇北山的香港導演們卻陷入了水土不服的尷尬地步。劉鎮偉幾乎再無經典。黃百鳴拍啥啥爛。王晶更是獲得了爛片之王的美譽。即使吳宇森,王家衛,杜琪峯等人也一度陷入了不知道拍什麼的地步。

雖然在2010年之後,一衆香港導演紛紛找到了自己的風格。但此時一大部分演而優則導的內地明星們紛紛擠壓了導演們的市場。徐崢憑藉着囧系列一躍成爲當紅的導演。陳思誠靠着唐人街系列也成爲了知名導演。李晨,鄧超,黃磊,吳京,大鵬等等的明星都紛紛自導自演。不說影片到底如何,但是每一步影片的票房卻都還不錯。而進軍內地的一衆香港導演卻不得不因爲年齡片源等問題,逐年減少導演的電影。王家衛2012年拍完《一代宗師》後只在2016年做了《擺渡人》的編劇。杜琪峯近三年只有一部《我的拳王男友》還沒上映。陳木勝近三年只有一部未上映的《怒火戰》。徐克2018年《四大天王》後也再無新作。

相比於曾經一種香港導演拍電影的速度,現在他們已經太慢了。而最主要的是他們算得上是香港電影最後的榮光了。要知道內地80後的導演們也都紛紛嶄露頭角了,甚至部分已經成爲了一流的導演。而香港別說80後的導演,甚至連70後的導演都沒有幾位拿得出手的。麥浚龍憑藉着《殭屍》獲得了好評無數,然後多年無戲。黃進的《一念無明》斬獲兩千多萬左右的票房。但若不是曾志偉,余文樂等人的零片酬出演。明星的片酬就不止票房的數據。被成爲香港新生代導演領頭人的彭浩翔在《志明救春嬌》後也沒有了新作。

時至今日,那種原汁原味的香港電影已經很少出現了。香港導演們的接力棒攥在手中卻不知道交給誰。香港的明星現在還有古天樂,張家輝,劉青雲等人做着最後的遮羞布。但香港的導演們似乎連最後一塊遮羞布都已經找不到了。也許再過三十年,也就沒有香港電影了。畢竟連演員和導演都找不到,拍出來的電影還能是香港電影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