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大家翻看基金排行時,發現市面上幾千只基金,絕大部分都是盈利的。可是身邊買基金的投資者,賺錢的卻沒有幾個。由此可見,虧錢的原因並不完全在基金上,更多時候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接下來讓我們理一下,投資者在操作基金的時候都會犯哪些錯誤?

一、基金一跌就贖回

買基金大家都是衝着賺錢去的,怎樣才能賺錢?說白了,就是持有基金的過程中,整體必須是屬於上漲趨勢。大多數投資者喜歡在基金漲了之後才追進去,卻不喜歡在基金跌了很多,處於低估值的時候,提前佈局。由此一來,因爲追漲經常是一買進去可能就會面臨下跌或者虧損,也常常會遇到短期的下跌行情。投資者受不了基金下跌的煎熬,於是贖回基金,小虧自認倒黴。

還有一種情況,我認爲最可惜。堅持基金定投很長一段時間,但是遇到了下跌行情,導致虧損,就把定投停止了。事實上,基金定投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在下跌過程中,撿到更加便宜的基金份額,在行情回暖的時候,可以更有效地扭虧爲盈。而多數投資者卻放棄了這個優勢,導致虧損。

二、炒基金

股市中有人炒股,基金市場中就有人炒基。股民的散戶心理,在基民身上同樣發揮得淋漓盡致。股民最有代表性的操作方式,滿倉操作、短線交易、追漲殺跌。不少基民把這套投資理念運用在基金上,原本應該是投資,卻變成了炒作。總是去追上漲的基金,頻繁更換基金,到頭來可能不是行情使你虧損,讓你虧損的可能是手續費和時間成本。基金申購贖回的手續費比較高,頻繁操作容易產生較多的手續費。

三、只買一隻基金

在現實中會發現有不少投資者,直接滿倉去持有一隻基金,俗稱“一把梭”。這樣的投資方式,並不穩健,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基金本身種類繁多,能夠適合絕大多數理財需求的投資者,不同風險等級的基金應有盡有。所以光在基金這個標的中,就可以實現分散投資。如果你只買一隻股票基金,就會面臨巨大的風險;但如果你同時持有2-3只基金,例如分別投資到股票基金、指數基金、債券基金這三類,那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風險,且收益範圍也不會降太多。

四、只買基金

投資理財並非只有基金這一個種類,除了在基金中進行分散投資,在資產中還要學會合理配置。例如有些資產可以投資到存款、保險、債券、股票等等理財方式中。資產配置和不資產配置存在很大的區別,假設投資者把所有的資金都拿去買基金,那麼就會承擔較爲集中的風險。當出現虧損時,於家庭財富而言,投資壓力會非常大,很有可能做出錯誤的操作。

五、喜歡買便宜的基金

買東西大家都喜歡買物美價廉的,但是基金淨值越便宜,基金的投資價值就越高嗎?當然不是,基金能不能上漲?跟淨值多少關係並不大。當你覺得淨值5塊錢太高了,可能基金要下跌,事實上它還可以漲到10塊錢;當你認爲淨值8毛錢,成本很低,可能已經跌到底部,馬上就要反彈,事實上它可能會跌到5毛。因此在很多時候,基金淨值多少不能成爲投資者選擇基金的參考因素。

總之,大多數投資者總會在投資基金時出現某些錯誤,以上這5點是比較常見的。基金非常適合普通人去投資,如果買基金始終不能盈利,就要在自己身上找問題了,你都犯過以上哪些錯誤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