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指數局部

創業板指數局部

登高跌重,宇宙一真理,但誰都不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

上證指數從3074到2646,最多跌13.9%

創業板指從2293到1817,最多跌20.7%

“宅家牛”漲的多跌的多。

基金小白第一次買基金,在2月下旬,衝進5G芯片半導體,半個月虧損20%以上,那真的算是輕的了,因爲,不少科技股跌幅在30%以上。

很多有孩子的家長,在孩子生病後,往往會先責備,找各種原因,什麼都怪你穿的太少了,都怪你喫涼東西了,都怪你喫的太多了,總之會找一堆導致生病的理由。但是,這些理由,埋怨對疾病絲毫沒有作用,還會讓孩子產生壓力不利於病情恢復。

現在買基金出現虧損了,再去抱怨已經於事無補。

靜下心來,想想下一步該怎麼辦?

我前年回老家,爺爺對我說了一件事情:

有一夥人,到村裏收破舊的鋁鍋,可以換新鍋,果然那些相信的村民,換到了新鍋。第二次他們又來了,更多的村民把自己家的舊鍋拿了出來,我爺爺也加入了這個隊伍。鍋拿走了,可是那夥人再也沒有來。

爺爺還不免反覆叨嘮,都幾個月了,這鍋咋還沒做好?

這個世界,到處都在割韭菜,整個村子被割,這種事情也是很普遍。爲什麼被割?

基金小白買了基金,浮虧20%,這是幸運的,因爲你要慶幸沒有買血本無歸的P2P,只要你基金還沒有賣出去,就不算真正的被割。

十年前,就有朋友讓我投資一年30%以上的保本理財,他們言必稱“複利”,“羅斯柴爾德家族”,十年後,這種事情還是反覆重演。因爲人性從來沒有變過。

基金小白不用擔心,你的公募基金很難血本無歸,因爲,這是最正規的金融理財之一了。你的錢由託管銀行託管,由證監會監管,基金公司拿不走你一分錢。

打消這個疑慮後,下一步就是,我們該怎麼“解套”?

我拿一隻基金做個分析,我之前也說過,再差的基金,也可以賺錢,再牛的基金,也可能賠錢,我要說的就是一隻,很牛的基金,最近買的卻在賠錢。

數據來源:wind

這隻基金,從成立到現在,漲了176.48%,過去2年,3年排名都是第1,近一年排名第2,超過滬深300指數179%,超過普通股票基金150%,這種基金,你能說它不是一隻好基金嗎?

當一個人在賺錢的時候,很容易接受這是一隻好基金,而一旦賠錢,卻很難再做出公正的評價。

大家看一看,這隻基金,曾經出現過很多“最高點”和“最低點”,我分別用H和L 表示,假如每次我們都是在“最高點”買了這隻基金,那麼現在我們盈利如何呢?(不考慮手續費)

我們假設的都是極端情況下,在每個階段最高點買入這隻基金,最大套牢天數477天,持有到現在收益達60%,其次是套牢天數441天,持有到現在收益達130%,假如在最低點割肉出局,虧損分別是-29%,-28%,可以說是觸目驚心!

現在,浮虧了20%,你有很多選擇:

1.認賠,割肉出局,成爲韭菜,虧損20%

2.繼續持有

3.補倉

4.定投

我做了一個表,在曾經的階段最高點,假如一次性買入和月定投,到解套日的收益對比。

後面幾期因爲期限較短,不再計算,定投的魔力,大家看到了吧。

拋開市場不說,我也建議:

繼續持有補倉定投

當然,首先要分析自己手中的基金,是不是一隻值得長期投資的基金。對於一隻優秀的基金,補倉和定投,會讓你早日解套。

對於輕倉的朋友,我建議選擇成長風格的基金,科技行業方興未艾,我國的科技浪潮還處於初級階段。

比如5G,現在剛剛起步,我們知道,4G催生了抖音快手這種發展迅速甚至挑戰BAT的企業,那麼5G呢,未來想像空間很大。

還有芯片半導體,這個2月份的韭菜收割機,我認爲回調充分後,依然具備很大的發展空間。

根據SIA數據,2018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4688億美元。從需求端來看,2018年中國大陸市場規模爲1584億美元,居全球之首,其中美國半導體公司佔47.5%份額。我國進口集成電路金額逐年增加,根據Wind數據,截止2019年9月,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金額達2210.9億美元,出口735.7億美元。

另外,核心芯片國產佔有率更不是差了一點半點。國產替代化,值得期待。

科技板塊的投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向。

有沒有一隻基金,可以把科技領域一網打盡,比如信達澳銀先進智006257,就是一隻專注於科技領域的主題基金,由明星基金經理,科技領域選股獵手,長跑冠軍馮明遠掌舵。

這隻基金既往業績優異,近期跌了不少,正是逢低介入的好機會。

風險提示: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鄭重申明: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強烈建議:關注“百步養基”,從此不再做韭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