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宋國曆史有點意思,因爲它出現了兩位有點意思的國君,一個是宋襄公,一個是宋康王。宋襄公,名茲甫,是宋國的第二十任國君;宋康王,名偃(所以有人也稱他爲宋王偃),是宋國的末代國君。

在歷史上,宋襄公以講仁義而流芳百世,宋康王以殘暴而遺臭萬年。但我們所看到的,並非事實的全部。

1、宋襄公講仁義

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嫡長子,目夷是宋桓公的庶長子,目夷的年紀比宋襄公大。周襄王元年,宋桓公病重,按周朝禮法,宋桓公的國君之位應由嫡長子宋襄公繼承,但宋襄公卻說:“目夷年齡比我大,而且忠義仁義,請立目夷爲國君吧。”請求宋桓公把國君之位傳給目夷。

宋桓公把宋襄公的想法告訴目夷,目夷聽後說:“能把國家讓給我,這不是最大的仁嗎?我再仁,也趕不上弟弟啊!況且廢嫡立庶,也不合制度。"爲了躲避宋襄公讓賢,目夷只好逃到衛國,直到宋襄公繼位之後,目夷纔回到宋國。

宋襄公講仁義,最著名、最典型的例子,發生在宋、楚之間的泓之戰中。

魯僖公二十二年,宋襄公出兵攻打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救,楚國出兵救鄭國。於是,宋、楚兩軍在泓水河相遇。

楚軍正在渡河時,宋國軍隊已經在泓水岸邊擺好陣勢。時任宋軍司馬的夷目建議宋襄公,趁楚軍渡河之機發起攻擊,一舉打敗楚軍。宋襄公不同意。

楚軍渡過泓河,正在匆忙佈陣時,夷目又勸宋襄公,趁楚軍立足未穩之機發起進攻,以求打敗楚軍。宋襄公還是不同意。

如此一直等到楚軍排好陣勢,宋襄公才下令宋軍出擊。結果宋軍大敗,宋襄公的親兵全部戰死,他本人也受了傷。

宋國打了敗仗,損失慘重,許多人都埋怨宋襄公不聽夷目的意見。宋襄公卻反而教育起那些評判自己的人說:“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爲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不久,宋襄公身死,留給講仁義的美名。

2、宋康王的殘暴

在歷史上,宋康王被稱爲“桀宋”,意即他就像夏朝末代君主桀一樣,是一個暴君。宋康王之所以被稱爲“桀宋”,主要的“罪狀”有以下幾個:

第一、宋康王的國君之位得位不正,他從哥哥手裏奪過國君之位的。這與講仁義的宋襄公想要把國君之位讓給哥哥目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第二、宋康王曾出兵滅掉滕國,攻佔薛地,向東擊敗齊國,奪取五座城,向南戰勝楚國,佔地方圓三百里,向西打垮魏軍。

第三、爲了早日成就霸業,宋康王曾射天鞭地,砍倒並燒燬神壇,以表示自己的聲威可以鎮懾鬼神。

第四、宋康王曾在宮室中飲酒,令室中的人齊聲高呼萬歲,大堂上的人聞聲響應,堂下的人接着響應,門外的人又繼續響應,以至於國中沒有人敢不呼萬歲。

3、歷史的另一面

由於前述的兩個事例,讓世人一直以爲,宋襄公是一個講仁義的人。但熟悉東周歷史的細心讀者可能也發現了,宋襄公其實並非一直講仁義,他也有殘暴的時候。

春秋第一位霸主齊桓公去世之前,未能妥善處理繼承人的問題,結果,齊桓公一死,他的六個兒子就展開了國君之位的爭奪。其中,太子昭是齊桓公在世時就託付給宋襄公,因此,在諸兄弟爭位中,太子昭逃到了宋國,請求宋襄公幫忙。

齊國是當時的大國,能夠插手齊國的國君繼位問題,正是揚名立萬的好機會。所以,對於齊國太子昭的請求,宋襄公欣然答應,並馬上聯合了衛、曹、邾等諸侯國,送太子昭回國繼位,就是齊孝公。

順利安定了齊國國君繼承之後,宋襄公竟飄飄然起來,想進一步確立自己的名望,接替齊桓公的霸業,並正式擺出了天下霸主的架式。

滕國不服,宋襄公就把滕國君宣公囚禁起來。魯僖公十九年,宋襄公邀集曹、邾、鄫幾國在曹都會盟,鄫國國君遲到,宋襄公便在邾國懲罰了他。曹國沒有盡地主之誼送羊給他,宋襄公於是派兵包圍了曹國。

宋襄公的兇暴,引起了諸侯的極大不滿。在陳國的倡議下,魯、陳、蔡、楚、鄭、齊等國在齊國開會,以示對齊桓公的懷念。實際上,懷念齊桓公只是由頭,他們在齊國開會,真正的目的是不承認宋襄公的霸主地位,與宋襄公搞對抗。

宋襄公見中原諸侯都不服他,便想聯合楚國壓服中原諸國——就當時而言,宋襄公此舉,實際上是引狼入室,齊桓公、晉文公稱霸時,都十分注意壓制楚國,防止楚國勢力向中原滲透。

魯僖公二十一年,宋襄公與楚國約定在盂地結盟,楚國人滿口答應。夷目勸宋襄公說,宋國是小國,小國要爭當霸主會招來災禍。但宋襄公不聽。

在去盂地與楚國會盟之前,夷目又勸宋襄公說,楚國人不講信用,希望宋襄公帶上軍隊,以防有變。宋襄公卻說:“是我自己提出來不帶軍隊的,與楚人已約好,怎能不守信用呢?”於是就不帶軍隊去赴會。

楚國人見宋襄公沒有帶軍隊來,果然就把宋襄公囚禁了起來,以要挾宋國。幸虧夷目有所防備,從會上逃回,團結宋人抵抗楚軍,拒不投降。楚國見只捉到一個國君沒有用,便在魯僖公調停下,放回了本想當天下霸主卻反而成了楚國囚徒的宋襄公。

再說宋康王。上述宋康王之所以被稱爲“桀宋”的幾點“罪狀”,其實也不足以證明宋康王就真的殘暴。

第一、宋康王以武力從哥哥宋剔成君手裏奪過國君之位,的確有得位不正的問題。但宋剔成君在位數十年,卻毫無作爲,這樣尸位素餐的國君,留着又有何用?

國君之位,以能者居之!春秋時期的齊桓公、晉文公等霸主,無一不是在與衆兄弟的爭奪中脫穎而出;後世的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趙光義、明成祖朱棣等頗有作爲的帝王,或從兄長手中、或從侄子手中奪取皇位,也從來沒有人說他們殘暴。

第二、宋康王出兵滅掉滕國,攻佔薛地,向東擊敗齊國,奪取五座城,向南戰勝楚國,佔地方圓三百里,向西打垮魏軍。

《荀子·仲尼》載,齊桓公"並國三十五";《韓非子·難二》載,"晉獻公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有度》載,"荊莊王並國二十六,開地三千里";《十過》載,秦穆公"兼國十二,開地千里";司馬遷也說,春秋時期,“弒君三十六,滅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由此可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之間彼此爭戰兼併,是十分常見的事。所以,宋康王出兵滅掉滕國,攻佔薛地,擊敗齊國、楚國、魏國這些事件,與其說是宋康王殘暴,不如說是宋康王很有作爲。

實際上,最先稱宋康王爲“桀宋”的,並不是宋國人,而是上述這些被宋國打敗過的諸侯國。而這些諸侯國之所以要鼓吹宋康王是“桀宋”,不僅有打不過就抹黑、潑髒水的目的,更有挑撥離間宋國人民的企圖。

第三、宋康王射天鞭地、燒燬神壇、飲酒時令人齊聲高呼萬歲等舉動,也不能證明他就是一個暴君。我們如果能夠設身處地地替宋康王想一想,大概就能夠理解他做這些事情的真實目的,即他想破除國人對鬼神的崇拜,將國人團結在自己身邊,以幫助自己成就霸業。

只可惜,宋康王野心太大,加之在兼併過程所採取的策略不當,同時與周邊的諸多國家爲敵,最後才被齊國打敗,客死他鄉。

總之,在世人眼中,一向講仁義的宋襄公,其實也有自高自大、自以爲是、不講仁義的另一面;而一向被認爲殘暴的宋康王,他的所作所爲,也有其更深層的動機和令人同情的另一面。看人,不能單一面,這就是歷史的有意思之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