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德軍閃擊蘇聯,曼施坦因指揮第56裝甲軍作爲北方集團軍羣的開路先鋒,秉承了閃電戰絕不停歇的理念,一路向前,哪怕發現側翼有蘇軍威脅,仍然依靠機械化軍的速度優勢不斷向前衝,以佔領關鍵的橋樑、道路,爲後面的德國大軍開路。

北方集團軍羣接到的命令是佔領列寧格勒。

在曼施坦因的回憶錄《失去的勝利》裏,他在描述前往列寧格勒的路途時,對俄國充滿了偏見。

他首先提到自己旅途的艱辛,突襲作戰的1個月時間裏只有三次睡在牀上。而原因列寧格勒周圍的村莊裏都是小木屋,當地的木屋裏都是臭蟲和蝨子。這與他在蘇聯南部時充滿所謂快樂的回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爲蘇聯早起在伏爾加河附近有一個德意志人爲主的加盟共和國,曼施坦因盛讚了那裏的石頭房子。曼施坦因認爲,這是德意志人更加智慧和勤勞的結果。

然而事實卻是,蘇聯的北部自然條件惡劣,經濟發展難度大;另一方面,列寧格勒冬天極度寒冷,而石頭的透熱性較強,當地農村裏並不適合石頭房子,而更適合用泥巴把牆封的厚厚的房子。

另外,他還極具偏見地提到了蘇聯人對戰爭的態度:第56裝甲集團軍在經過蘇聯城市索力齊時,整座城市正在燃燒。一個蘇聯人從廢棄的城市裏弄來了一些伏特加酒和德軍做生意,他就感覺到蘇聯人對德軍“熱情的歡迎”。

而曼施坦因據此認爲蘇聯平民都歡迎德軍,後來在克里米亞和高加索,對待韃靼人和車臣人時,他利用蘇聯民族矛盾所採取的一些分化政策也確實起到了作用,並據此質疑德國元首沒有能團結斯拉夫人一起推翻蘇聯。

曼施坦因在回憶裏的這些說法對於一些未經世事的人來說可能非常有說服力,但是他僅憑几個斯拉夫人與德軍合作就判斷德國受到所有斯拉夫人的歡迎,這種邏輯顯然站不住。如果德軍到了蘇聯土地上,真的要跟蘇聯民衆“魚水情深”,恐怕在難辨敵我的戰場環境下,德軍第一年就被打敗了。

曼施坦因在戰後留下的幾份資料裏營造的這種德軍受到蘇聯人歡迎的氛圍,不僅僅是對蘇聯人愛國主義精神的誤判和偏見,也是一種轉嫁德國二戰失敗原因的說辭。當然,儘管他在戰後留下的一些資料爲研究真正的歷史造成了困惑,但他本人的軍事才華是毋庸置疑的值得肯定。

1941年8月19日,曼施坦因的第56裝甲軍距離列寧格勒已經很近了,這天清晨他對蘇聯列寧格勒方面軍的西側發起偷襲。

當時的列寧格勒一片混亂,在蘇聯元帥伏羅希洛夫的指揮下,列寧格勒的蘇軍正在準備炸燬一些關鍵工廠,運走設備,甚至炸燬了一些自彼得一世以來修建的能夠象徵俄羅斯民族文明的古代建築。

蘇軍缺乏像樣的指揮,鬥志幾乎消散。曼施坦因一個軍僅用一天就俘虜了1.2萬蘇軍,這個數字在二戰時相當於一個軍的三分之一即一個師的兵力。不僅如此,他還繳獲了許多蘇聯的高級武器,其中包括88毫米的高射炮,以及一款多管火箭炮即喀秋莎火箭炮或其前身。

這些武器的繳獲有重要的意義,對於當時的德軍來說,他們能夠更深刻的體會蘇聯當時的武器研發和工業水平,而蘇聯軍隊在投降時毀掉了武器的輪胎,曼施坦因無法把他們運回德國研究,而這些武器後來在斯大林格勒的戰場上發揮了奇效,對德國軍隊造成了意想不到的打擊;

另外,曼施坦因在1941年記載了這些蘇聯武器,結合其他軍事家的記載,可以得知1941年蘇聯的陸軍軍工水平已經屬於世界第一流,進一步證實了1941年軍事上的失敗,更大程度上則是因爲莫斯科上層判斷的失誤。

在這期間,德國和蘇聯之間的罵戰也少不了,蘇聯發電報給德國,威脅稱德國人不要使用燃燒彈,否則他們將使用毒氣。一戰時德國元首曾經差點被毒氣毒死,蘇聯這招似乎管用了。兩國人拼殺的你死我活時,上層仍然是可以用一些交易的,人類歷史複雜的政治,令腸胃不好的人無法多看哪怕一眼。

8月底,這個時候曼施坦因指揮裝甲軍的作戰能力也已經讓排擠他的人無法壓制他的才華了,名氣已經在進攻法國之後再次開始提升。這一天,曼施坦因坐着指揮車渡過波拉河上的一座橋樑,突然“轟”的一聲巨響,後面的士兵看到有黑乎乎的東西飛上了天……

原來指揮車的右輪壓到了蘇聯地雷,整個輪子被炸到了100多米之外,可見地雷的威力之強。但是曼施坦因以及車上的其他三個人居然安然無恙,而且指揮車的收音機還在繼續廣播。

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到,1941年蘇聯和德國都達到了非常高的工業水平,結合戰後資料來看,當時的世界在地面上,唯有這兩個龐然大物互相碰撞才能陷入僵持,其他國家如果遇到這兩個國家,下場會很慘。

曼施坦因在前往列寧格勒的途中尚未遇到阻力,但是他所在軍的下屬部隊多次被徵調到其他戰場,尤其是中央集團軍羣所在的莫斯科方向。曼施坦因分析,這是因爲陸軍總參謀部根據軍事形勢作出的決定,但德國元首又堅持要首先佔領列寧格勒。

用兵的分散說明德國最高決策者在各種意見以及他自己所堅持的意見中猶豫不決。

這種情況下,德軍的進攻方案很快經過了先拿下列寧格勒和基輔---先拿下莫斯科---三路同時發力的過程,敗亡在1941年就已經定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