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俗名知了。它是歷代詩人吟詠的對像,其中唐詩中有三首詠蟬的詩,又屬上乘。今天我們就來鑑賞這三首詩。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是虞世南的《蟬》,此詩借詠蟬表現了詩人自己高尚的情操,是一首著名的託物言志的小詩。

虞世南

首句以象徵手法開篇,構思精巧。古時侯,人們因蟬居高飲露,素以其爲高潔品質的象徵。此句明爲寫蟬,暗用比喻。詩人突破傳統地將“垂”所暗示的官宦身份與“清”統一在“垂飲清露”的描寫之中,進而爲後文的議論埋下伏筆,匠心獨具。

第二句“流響出疏桐”描寫蟬聲遠播。梧桐本就高大,用“疏”更襯托出其偉岸挺拔,且與尾句“秋風”呼應。蟬聲以“流響”形容,其遠播的情形因用“出”字而更加形象化。

結尾兩句是全篇的重點。詩人直抒胸臆,指出蟬聲遠播只因“居高”,而並非藉助秋風之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人若擁有高尚的品格,即使不借助外物的幫助,也自然能夠名揚天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爲表予心?

此詩是駱賓王在獄中所作,題爲《在獄詠蟬》。首句以蟬聲開篇,描寫秋末冬初,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蟬淒涼的鳴叫聲。身陷囹圄的駱賓王聽到蟬鳴後,不禁感懷傷情。此句對仗嚴謹,音律優美。

駱賓王

頷聯“那堪”與“來對”相互呼應,由蟬的現狀聯想到自己,表達內心的傷感和對朝廷黑暗的憤懣。“白頭吟”是古時樂府佳作,其內容是描寫一名被愛人拋棄的女子的哀怨心情,表現了她對專一愛情的渴望。

詩人以此自喻,表明自己屢次被貶,仕途坎坷,多年來黑髮漸漸斑白的淒涼現狀。詩人在獄中看到窗外的秋蟬仍是“玄鬢”,對比之下難免傷感。

多年來,詩人爲成就功業勞碌奔波,剛剛升任侍御史卻再次遭人陷害,抑鬱之情油然而生。抒發了詩人被朝廷冷落,貶黜入獄後的悲憤。

頸聯看似說蟬,卻也是託物言己,把詩人多年來的坎坷經歷全然呈現。整句運用多處比喻,“露重”、“風多”即比喻周遭事物的不盡如人意;“飛難進”則是對詩人難以在官場有所作爲的描寫;“響易沉”暗喻自己的觀點看法受到打壓。

結尾以一句設問點明,自己雖擁有蟬的高潔品質,但卻含冤入獄,怨憤的情緒躍然紙上。 整首詩流暢自然,比喻精妙,託物言志,寓意深遠,是詠物詩中的佳作。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這是李商隱的《蟬》,首聯聞蟬鳴而起興。“本以高難飽”蟬棲息於高樹,吸風飲露,所以“難飽”。自己因爲人清高,所以清貧。“徒勞恨費聲”,蟬由“難飽”而發出的鳴叫聲,哀中有恨。此種鳴叫不能使它擺脫難飽的困境,所以是徒勞的。

李商隱

自己因清貧而向有力者陳情,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但這樣的陳情也是白費的。蟬本無情,無所謂“難飽”與“恨”,其實“難飽”和“恨”的正是詩人自己,只是詩人將這種感情寄寓在蟬身上來表達,更顯中國詩歌的含蓄之美。

頷聯將不得志的感情推進了一步,達到了抒情的頂點。蟬的鳴叫聲到五更時分已稀疏得快要斷了,可是一樹的葉子兀自綠着,並不爲蟬鳴的“疏欲斷”而悲傷難過,顯得那樣冷酷無情。

此處涉及到詠物詩的另一特色,即無理得妙。蟬聲的“疏欲斷”與一樹的碧綠本無關涉,而詩人卻怪樹的無動於衷,其實責怪的是有力者不肯出手相助,使自己困頓尷尬的遭遇不能改變。如此看來便順理成章了。

頸聯拋開詠蟬,轉到自己身上,將感情挑得更明。“薄宦梗猶泛”,詩人在各地當幕僚,是個小官,辛苦輾轉,好象大水中的木頭到處漂流。這種不安定的生活,使他頓生思鄉之情。

同時“田園將蕪”,思歸的理由又多了一層。這兩句看似與上文的詠蟬無關,其實正因官小祿微,所以“難飽”“費聲”,得力者“無情”,才使詩人動了歸隱之心。

尾聯又回到詠蟬上來,用擬人的方法寫蟬,同時呼應開頭,首尾照應。蟬的鳴叫聲提醒我這個與之境遇相仿的小官,“舉家清貧”勞心傷神的漂泊生活不如歸家弄田。

同爲詠蟬,同樣工於比興寄託,但由於作者的地位、遭際、氣質的不同,卻呈現出如此殊異的面貌,構成了如此富有個性特徵的藝術形象。以上三篇,堪稱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

謝謝哂閱,歡迎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