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一位诗人,说来大家并不陌生,就是那位“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苦哈哈的贾岛。他对生活很有仪式,把自己寻人的一次经历,写成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聊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

诗人到一座大山里,拜访一位隐者。没有电话、没有微信、没有QQ,寻人,就是碰运气。估计贾岛并不知晓隐者具体的住所。看见一位小童子,正站在一棵松树下,问,你知道这山里的一位老者吗?诗人大概地讲述了他的情况,小童子说,哦,那是我师父。诗人有些高兴,那他在家吗?小童子说,去采药了。诗人接着问,在哪里采药?小童子答,这座山很幽深,具体的位置我不清楚,但就在山里。总之,诗人没有见到他要寻访的隐者。

松下问童子

只有短短20个字的诗,非常简单,但人物、场景、故事俱全,而且三问三答,波澜起伏:第一幕,诗人寻隐者不遇,有一点失望,碰到隐者的弟子,心里又升起一丝希望,也许不遇会变成可遇吧;第二幕,童子说明了隐者的去向,诗人想必兴高采烈了,可遇的几率又大了不少;第三幕,隐者是真隐者,不是假隐者啊,人家神龙见首不见尾,飘然进入到了深山里面,根本没法找,只剩下诗人怅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这首诗用语极浅,内容易懂,这首诗却被封为唐代寻隐诗的“老大”,是不是有些出乎意料?细品,也是意料之中。因为越简单,越丰富。

藏问于答,形式独占鳌头。唐诗问答体有种种类型,如孟浩然的《春晓》是风雨花落的“惜春问答”,贺知章《回乡偶书》的“翁童问答”,王维《相思》的睹物思人的“相思问答”。这些诗,或由叙事引出,或由景物牵出后面的问答。而《寻隐者不遇》整篇在问答。甚至有评价说,唐人以“寻隐不遇”诗中以问答成篇的仅此一首,正所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仅此一首”,完全可以成为“老大”的资本。

形象代言人“童子”,选得妙。诗人去寻隐者,未直写隐者,而是独辟蹊径,以“童子”为视角来绘出隐者的形象。你看,童子是接待者,隐者去做什么了,隐者活动的范围,他的回答从从容容,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恰到好处。从这小小“童子”的言行举止,折射出他师父隐者的不同凡响。同时,童子和高山、白云,浑然一体,有天然情趣,跃动着生命的活力。

“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境。诗人寻的隐者,他一定是仰慕的,可是诗人没有直接说他多么帅,多么迷人,而是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完美地组合,隐者的形象呼之欲出。“松”象征着他精神的高洁,童子象征他心灵的纯真,药象征他有济世之心,爱人之情;深山象征着他精神境界的宽广疏朗;白云象征他的超脱飘逸。

松下问童子

在贾岛的眼里,虽然没有见到隐者的本尊,但是他的精神,诗人业已心神领会。也就是说,诗人“遇”到了隐者,因而也达到了自己寻访的目的,他看见了自己心中的那一片彩虹,心情自然是畅快的。估计他是背着手,踱着步,哼着小曲回家的。整首诗,着语不多,却措辞超俗,含义至深 ,留无穷意味于言外。

诗作成为“老大”,不容易。贾岛,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家境贫寒,多次应试不得志,心里自然苦,迫于生计,他还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僧人。

贾岛

但是无论生活多么潦倒,仍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有一个故事,可以佐证。

有一天,他去长安郊外的山里,拜访好友李凝。到达李凝的住处时,已是月出于东山之上,诗兴大发,写了一首《题李凝幽居》。第二天,他骑着毛驴往回赶,想起昨晚写的这首诗,认为“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当,或许,改为“敲”字更好。他在毛驴背上,一边念叨着,一边做着“推”“敲”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城里的人看到他这样的行为,都窃窃地笑。他完全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里,都浑然不觉。官兵把他带到韩愈的面前,他据实告知缘由,韩愈不但没责怪他,反而两个人成为了好朋友。

推敲

由此可见,他写诗的煞费苦心。以贾岛这种“推敲”精神写诗,作出《寻隐者不遇》这样流传千古的诗词,也就不奇怪了吧?

两人相识后,韩愈越发欣赏贾岛,还专门写诗夸奖这位诗词大作手:

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写出“谁言寸草心”的孟郊刚去世不久,韩愈就认定后继有人了,说上天担心文脉断绝,专门让贾岛生在人间。后世也果真依了韩愈的判断,把孟郊和贾岛并称为“郊寒岛瘦”。

孟郊

可惜,久负诗名的贾岛一生仕途不顺,直到垂老之年才谋得长江县主簿的官职。唐人苏绛在他的《贾司仓墓志铭》称赞贾岛“三年在任,卷不释手”,这段记录与《太平广记》中记载的“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如出一辙。他的盛名和他一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一首诗词,浸润着诗人的呕心沥血,正所谓“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所以,理解诗人的付出,更能对诗歌产生敬意。后世的我们,应该虔诚地做一名古诗词传诵者,让经典的芬芳在当下氤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