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一位詩人,說來大家並不陌生,就是那位“二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的苦哈哈的賈島。他對生活很有儀式,把自己尋人的一次經歷,寫成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聊的《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雲深不知處,只在此山中。

詩人到一座大山裏,拜訪一位隱者。沒有電話、沒有微信、沒有QQ,尋人,就是碰運氣。估計賈島並不知曉隱者具體的住所。看見一位小童子,正站在一棵松樹下,問,你知道這山裏的一位老者嗎?詩人大概地講述了他的情況,小童子說,哦,那是我師父。詩人有些高興,那他在家嗎?小童子說,去採藥了。詩人接着問,在哪裏採藥?小童子答,這座山很幽深,具體的位置我不清楚,但就在山裏。總之,詩人沒有見到他要尋訪的隱者。

松下問童子

只有短短20個字的詩,非常簡單,但人物、場景、故事俱全,而且三問三答,波瀾起伏:第一幕,詩人尋隱者不遇,有一點失望,碰到隱者的弟子,心裏又升起一絲希望,也許不遇會變成可遇吧;第二幕,童子說明了隱者的去向,詩人想必興高采烈了,可遇的幾率又大了不少;第三幕,隱者是真隱者,不是假隱者啊,人家神龍見首不見尾,飄然進入到了深山裏面,根本沒法找,只剩下詩人悵然若失無可奈何了。

這首詩用語極淺,內容易懂,這首詩卻被封爲唐代尋隱詩的“老大”,是不是有些出乎意料?細品,也是意料之中。因爲越簡單,越豐富。

藏問於答,形式獨佔鰲頭。唐詩問答體有種種類型,如孟浩然的《春曉》是風雨花落的“惜春問答”,賀知章《回鄉偶書》的“翁童問答”,王維《相思》的睹物思人的“相思問答”。這些詩,或由敘事引出,或由景物牽出後面的問答。而《尋隱者不遇》整篇在問答。甚至有評價說,唐人以“尋隱不遇”詩中以問答成篇的僅此一首,正所謂“此曲只應天上有”。“僅此一首”,完全可以成爲“老大”的資本。

形象代言人“童子”,選得妙。詩人去尋隱者,未直寫隱者,而是獨闢蹊徑,以“童子”爲視角來繪出隱者的形象。你看,童子是接待者,隱者去做什麼了,隱者活動的範圍,他的回答從從容容,有禮有節,不卑不亢,恰到好處。從這小小“童子”的言行舉止,折射出他師父隱者的不同凡響。同時,童子和高山、白雲,渾然一體,有天然情趣,躍動着生命的活力。

“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意境。詩人尋的隱者,他一定是仰慕的,可是詩人沒有直接說他多麼帥,多麼迷人,而是巧妙地運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完美地組合,隱者的形象呼之欲出。“松”象徵着他精神的高潔,童子象徵他心靈的純真,藥象徵他有濟世之心,愛人之情;深山象徵着他精神境界的寬廣疏朗;白雲象徵他的超脫飄逸。

松下問童子

在賈島的眼裏,雖然沒有見到隱者的本尊,但是他的精神,詩人業已心神領會。也就是說,詩人“遇”到了隱者,因而也達到了自己尋訪的目的,他看見了自己心中的那一片彩虹,心情自然是暢快的。估計他是揹着手,踱着步,哼着小曲回家的。整首詩,着語不多,卻措辭超俗,含義至深 ,留無窮意味於言外。

詩作成爲“老大”,不容易。賈島,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家境貧寒,多次應試不得志,心裏自然苦,迫於生計,他還曾做過一段時間的僧人。

賈島

但是無論生活多麼潦倒,仍酷愛吟詩,常常爲構思佳句而忘乎所以。有一個故事,可以佐證。

有一天,他去長安郊外的山裏,拜訪好友李凝。到達李凝的住處時,已是月出於東山之上,詩興大發,寫了一首《題李凝幽居》。第二天,他騎着毛驢往回趕,想起昨晚寫的這首詩,認爲“僧推月下門”中的“推”字用得不當,或許,改爲“敲”字更好。他在毛驢背上,一邊唸叨着,一邊做着“推”“敲”的動作,不知不覺進了長安城,城裏的人看到他這樣的行爲,都竊竊地笑。他完全沉浸在自我的世界裏,闖進了韓愈的儀仗隊裏,都渾然不覺。官兵把他帶到韓愈的面前,他據實告知緣由,韓愈不但沒責怪他,反而兩個人成爲了好朋友。

推敲

由此可見,他寫詩的煞費苦心。以賈島這種“推敲”精神寫詩,作出《尋隱者不遇》這樣流傳千古的詩詞,也就不奇怪了吧?

兩人相識後,韓愈越發欣賞賈島,還專門寫詩誇獎這位詩詞大作手:

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風雲頓覺閒。天恐文章渾斷絕,再生賈島在人間。

寫出“誰言寸草心”的孟郊剛去世不久,韓愈就認定後繼有人了,說上天擔心文脈斷絕,專門讓賈島生在人間。後世也果真依了韓愈的判斷,把孟郊和賈島並稱爲“郊寒島瘦”。

孟郊

可惜,久負詩名的賈島一生仕途不順,直到垂老之年才謀得長江縣主簿的官職。唐人蘇絳在他的《賈司倉墓誌銘》稱讚賈島“三年在任,卷不釋手”,這段記錄與《太平廣記》中記載的“雖行坐寢食,苦吟不輟。”如出一轍。他的盛名和他一生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一首詩詞,浸潤着詩人的嘔心瀝血,正所謂“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所以,理解詩人的付出,更能對詩歌產生敬意。後世的我們,應該虔誠地做一名古詩詞傳誦者,讓經典的芬芳在當下氤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