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是當下年輕人普遍會遇到的“問題”。

你有見過,父母催婚到令人髮指的程度嗎?

比如說,拿自己的生命做要挾,逼迫兒女在自己和婚姻之前做一個選擇,最後爲了所謂的孝心,兒女選擇了不愛的人結婚,結婚以後並沒有迎來現世安穩,反而到處都是吵架、鬧離婚,攪得雞飛狗跳。

有些情況稍微輕一些的,會給孩子下指標,例如“不結婚就別回家”。有些臉皮厚一點的,屁顛屁顛又回去了,左右哄一鬨,反而也又被哄好的。

當然傲嬌一點的又覺得正合我意,反正不回家也不是沒地方去,住朋友家,住賓館,要自由有自由,愜意。

網上看到一句話,說“父母逼婚,其實根本沒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因爲如果孩子就是不想結婚,你也不能拿刀架在她脖子上,讓她去相親她愣是不去,也不能綁了去。

那些以“你不結婚就是不孝”、“你不結婚就是丟人”等等的言論,說白了其實就是父母利用親情關係,對子女的綁架,這種綁架的最壞結果,說白了就是傷人心。

父母傷心,孩子也傷心,兩邊不討好。

01.催婚吹散的,往往是親情

聰明的父母已經不對孩子催婚了,因爲知道催了也沒用。婚姻大事,說白了是孩子自己的事,只有她自己能做主,不像舊時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舊觀念早就過時了,父母也要學着與時俱進纔行。

我有個朋友,今年38歲,一直沒有結婚。朋友叫沈雨,畢業後去了當地的一家建築公司上班,目前已經是高層的級別,有房有車有存款,日子過得瀟灑又舒服。

前幾年,我去她家玩的時候,她媽跟我說:女孩子賺那麼多錢沒用,還不如老老實實找人嫁了,反而有個依靠。

說實話,當時當着她媽的面,我其實不好反駁什麼,但是這麼多年過來,我反而挺羨慕她的生活。

首先,她有錢,又屬於一人喫飽全家不餓的狀態。不像我,人到中年到處都是壓力,房貸車貸,養家養孩子,還有四個老人的撫養費,想想就頭大。

萬一哪一天忽然生個病,我都不敢想象這一切怎麼辦。

所以說已婚和未婚,真的只是生活狀態和個人選擇而已,並不能因此斷定過得好或者不好。在這個世界上,總歸有錢才更有話語權,畢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錢來打點。

02.不合適的相親,等同於浪費時間

沈雨25歲的時候,談過一個男朋友,30歲的時候分手。30到35歲之間,她幾乎每週都要在父母的安排下去相親,起初她覺得相親新鮮,可以接觸不同的人,發掘好玩的事。

後來當她意識到,相親和自己想象的並不一樣,並且還很浪費時間以後,她開始跟父母說“不”了,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她和母親的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沈雨家裏一直是媽媽說了算,她爸是老實人,什麼都聽她媽的,完全沒有話語權,所以雖然他也不認同把女兒當成折價菜一樣售賣,但是他也不敢說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有一年過年,我在家裏包餃子,接到沈雨的電話,她說沒地方去,問能不能來我家過年,當時我愛人就在我旁邊。

我怕引起愛人的誤會,不敢跟她說實話,可能沈雨意識到了自己的唐突,很快她就藉口有事掛了電話。

後來我給她回了一個消息,解釋了自己的情況,並且給了她幾個比較好的建議後,纔算沒有把關係鬧僵。

我和沈雨是前同事關係,之前我也算追求過她,只不過當時她沒有答應,所以這層關係確實挺微妙的,我也沒辦法向我的愛人坦誠,畢竟女人都愛多想。

03.子女不結婚,作爲父母到底要不要施加壓力?

坦白說,我覺得要視情況而定。如果子女脾氣好,不容易因爲這個問題和你急,倒是可以委婉的勸解。

但是一旦發現她情緒不對,甚至開始懟人的時候,父母還是要適當“閉嘴”,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處,其實也特別微妙,小的時候,孩子聽父母的,長大以後,很多父母反而要看着孩子的臉色行事。

娶了兒媳的兒子,往往聽老婆的話勝過聽媽的,要說“娶了媳婦忘了娘”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未來要過幾十年的是伴侶,而不是父母。

人這一生,總歸要明白,自己的責任是什麼,一旦你完成了自己的責任以後,其他事就交給天意吧,畢竟你想妄圖去改變一些事,但最終發現自己能力不足,不僅自己失望,也會讓身邊有又壓力,覺得不舒服。

一家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開心,不是說孩子不結婚就剝奪了你開心的權力,人更多要往好的方面去想,因爲只有這樣,你才能讓別人感受到你的積極和正能量。

說到底,一個開明的家庭,就算生活有遺憾,但是最起碼親子關係這一塊沒什麼毛病,週末回家聚個餐,和父母嘮嘮嗑,老人家安安心心養老,各自操心各自的事,大家都省心,當然最重要的事,彼此都不會讓對方傷心。

收信人有話說:

催婚到最後,要麼如願找到理想的伴侶,結婚生子,彼此皆大歡喜,要麼繼續保持單身,兩耳不聞窗外事,對父母的催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要麼就是慌張找了個差不多的人,將就着走入婚姻。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方式,都有可能得到幸福,當然也有可能因此而不幸。

其實不管你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首先你應該明白:這件事,是你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不管好的壞的你都應該要有爲此負責任的態度。

人生說到底是我們自己的,不管別人說了多麼難堪的言語,用什麼方式逼迫你,最終做決定的是你自己,如果你不願意,沒有人能夠動搖你。

父母有父母的顧慮,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打算,很多時候,大家各退一步,給彼此時間去解決這件事,其實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式。

利用親情來綁架,讓子女不情願選擇進入一段婚姻,反而傷的是孩子的心,對於父母來說,催婚也還是謹慎些好。

今日互動:你覺得作爲父母該催婚嗎?多久催一次好?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