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对于子孙后代的取名可谓煞费苦心,首先他给自己的二十三个儿子和一个侄孙各自订了一份二十字的辈分,对于没读过书的朱元璋来说确实是很厉害;其次规定按照偏旁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规律循环取名,朱元璋想子孙后代万世相生,真是良苦用心呀;于是朱元璋后代的取名规则就是“朱+字辈+带五行相生规律偏旁的字循环取名”。

朱元璋没想到皇位被四子朱棣所夺,太子家的辈分只用到第二代,所以本文为大家主要讲的也就是朱棣一系的取名了。

燕王家的字辈为“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明朝皇帝从燕王系开始就是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祐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坖——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可见明朝皇帝是严格遵循朱元璋的规定,例外的很多人觉得明武宗朱厚照不是四点水么?怎么能符合五行为“火”呢?有些人甚至认为明武宗的名字应该是朱厚燳,这样就符合了五行为“火”了。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因为朱棣的儿子取名遵循“火”字五行,而他的次子汉王朱高煦,是早于朱厚照百年前就用了“灬”。

这也是现在简繁汉字的差别,在古文字当中,“煦”和“照”下面的四个点代表的就是“火”,即使是在现代的汉语当中,“灬”这个部首也读作火。就像乾隆皇帝取名得有“日”字,而现在的写法为弘历,完全看不出与“日”有半毛钱关系,其实“历”的古字为“曆”,这样符合清朝皇室取名规则了。

所以朱厚照和朱高煦也完全是符合朱元璋定下的取名规则。

朱元璋的后代繁衍能力极强,以至于都没有那么多带五行偏旁的字用了,于是他们家发挥了极大的创造力——造字,比如比如朱慎镭、朱同铬、朱在钠、朱恩钾等。

到了清末徐寿翻译元素周期表的时候由于找不到合理的用字,于是老朱家的儿孙名字给出了巨大的灵感。

另外说一句清朝皇室为了显示大度和对明朝皇室后裔的恩情所设置的延恩侯朱之琏,清政府宣称他是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简王朱桂后裔。

朱元璋钦定的代王朱桂系的字辈为: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耀壮洪基。

朱之琏不管从字辈还是取名的规则来看都是不符合明朝皇室取名原则的。有人想说这是因为当时明朝已亡,且朱之琏家族在祖父之时就成为满人的家奴,自然取名是不敢按明皇室取名规则来的。

但是朱之琏被满清政府认祖归宗后,他的子孙后裔却没有使用朱元璋的取名规则。

所以朱元璋的取名规则也有一大作用,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不是自己的后裔,这也是朱元璋的一个创举。

欢迎关注【最爱肉丸子先生】,以轻松有趣的方法,带你畅读历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