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小柔 - 月離愁
03:10來自有爲傳媒

喜歡電影的人,基本都知道電影界的一位先驅認物,喜劇大師卓別林。在他爆紅的那個時代,還是無聲電影。由於受科技的限制,電影故事情節還沒法用語言、音樂等聲音表現,完全靠身體動作表達完成,但卻絲毫沒有影響觀衆的對電影所表達意思的理解和喜愛。這其實是身體語言的魅力所在。可見有時候,無聲勝有聲!而這方面恰恰被不少人甚至是一些培訓師所忽視的地方。

在老電影《淘金記》、《馬戲團》、《摩登時代》等電影中,無聲、無色、無特效,但卓別林完美的把肢體語言表達到了極致!現在去細細品味,他演繹的不光是電影故事,簡直是身體語言心理學的完美教學大片!

身體語言,主要是指人的話語言詞之外身體動作所表達出的信息。這些信息往往更能真實地反應出人的內心活動世界。有研究表明,日常交流中,身體語言其實才是人際交流的主角。

那麼,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習以爲常的肢體動作,它們都隱藏着多少“心理話”呢?

一、眼睛動作:

眼神最能透露出人心的歡喜,怨恨,鄙視,也能透露出人品裏的冷漠,聰明,奸詐,坦誠等等。瞳孔的變化往往透露出人內心的驚恐激動、情緒起伏變化。目光交流中的方向變化往往透露出人心裏有事,表明在思考、猶豫、撒謊、有鬼、厭惡、裝鎮定、引導、害羞等等。二、語調變化:語調變化蘊藏着大量信息,同一句話會因語調的不同就有截然不同的意識,甚至是和字面意思完全相反的意思。如一個調皮的孩子打壞了家裏的電視劇,爸爸看到後,用快冒火的憤怒語氣說,“好,好,幹得好……”。還有大家愛說的“嗯”也是調多意思多,當領導用上升說“嗯?”時,呵呵,下屬就要注意了!當一個人一直回答你“嗯、嗯、嗯……”時,你的談話就要可以打住了。

三、面部表情:面部表情也是心理的照妖鏡,對常人來說,因爲臉紅、表情僵硬、面部抽搐等變化常常是不受理性大腦控制的,除非是被專業練習過,能刻意僞裝的人。所以,當看到對方臉紅時,說明他害羞或難爲情、激動或是自卑。看到對方面部肌肉抽搐,說明其內心情緒激動、害怕、心慌。

四、手勢動作:手勢動作所暗示的心理學更是豐富多彩。

1.拍腦袋。一般是遇到難題了,在着急的思考,想盡快找到法子解決問題。

2.抱着手表示要拉開出安全距離。人在感覺緊張、激動,感覺受到威脅時,會把雙手抱在胸前,這是一種示威和警惕動作。所以和陌生人交往中要注意對方這個動作表現,時時調整交流距離和方式。

3.雙手叉腰。也是一種內心示威和展現威武霸氣的姿態,人內心想強硬麪對當下威脅時容易做出這個動作。

4.雙手插兜。如果不是長期的習慣,一般是在故意隱藏內心的一些不自在!如在交談中看到這個動作,一般表示不耐煩,希望結束當下事項,這時候就要轉移話題或結束本次談話。

5.用手捂嘴。一般是感覺害羞、說錯話,還有就是欲言又止,有話要說又強迫自己憋回去。

6.玩手指。如果不是在聽音樂,說明內心緊張、着急、不安,爲了故作鎮定,以這個小動作來緩解自己內心的緊張情緒。

手勢動作太豐富,交警在用,特張隊在用,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

五、腿腳動作:腿腳上的動作也是極其豐富的!如果不停地抖腿 、搓腳等。交談中,愛抖動腳的人說明我行我素,自我,不懂禮貌,或是不耐煩此次交談。如習慣性大步走路,說明是個急性子。如果走路愛拖腳掌,說明性格懶散,自律能力差,無上進心。

六、頭部動作:頭部的整體動作也含有豐富的身體語言。總是高昂着頭的人,內心是驕傲的,不是裝腔作勢就是內心有天生的優越感。總愛低頭走路的人,一般都較強自卑感,但比較實幹。說話喜歡頻頻點頭晃腦的人,一般喜歡溜鬚拍馬,不穩重。沒事愛腦袋轉圈的人,說明生活壓力大。

七、身體坐姿:蹺二郎腿的坐姿,表示內心不自信、不重視禮儀或是長期的習慣。端正而坐,表示真誠。後仰而坐,說明驕傲、粗心。分腿而坐,說明豁達、豪爽、外向。半邊坐凳子,說明性格小心、謹慎,或是故作矜持,有些矯揉造作。捲縮身體而坐的人,說明膽小,自卑,或是極度疲憊……

總之,人海茫茫,你來我往,只要用心去看,細細去品味,你會發現我們的身體語言極其豐富多彩,也非常有意思。看破身體語言,將受益匪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