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系列-28]

錦州告急的文書送達京城後,崇禎立刻召集羣臣舉行了御前會議,商量對策。雖然困難重重,但大家的意見還是基本一致的:發援兵,救錦州。因爲沒有人願意承擔放棄國土的責任。

01、洪承疇掛帥

此時的薊遼總督是明末重臣洪承疇。洪承疇是進士出身,他頗有軍事才能,曾經在中原和關中多次擊敗高迎祥、李自成等人的農民軍,是崇禎皇帝非常倚重的股肱之臣。

這次救援錦州的重任自然又落在了他的頭上。雖然關內的剿匪形勢並不樂觀,崇禎皇帝還是盡力從各地抽調精銳力量,共計十三萬大軍交由洪承疇指揮,陸續開往遼西戰場。

洪承疇畫像

1641年3月,洪承疇從北京出發,與各路大軍在寧遠集結。此次援錦的隊伍,由八鎮人馬組成,包括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寧遠總兵吳三桂等。

寧遠城位於錦州以西,距離錦州大概80公里。從寧遠到錦州之間還有三座小城,依次是塔山、杏山和松山,但這三個城堡都距離錦州比較近,離寧遠城則相對較遠。

02、戰法之爭

按照洪承疇的想法,這次救援錦州,他打算採取穩紮穩打的策略,在寧遠和錦州之間且戰且守,步步爲營,先建立穩固的後方基地,再慢慢推進到錦州。

崇禎皇帝這次把大明王朝最後的精銳力量幾乎都拿出來了,作爲統帥,洪承疇不得不慎重,因爲他和朝廷都輸不起。

遼西走廊地形圖

但是兵部尚書陳新甲不同意洪承疇的作戰計劃,他主張速戰速決,理由是朝廷籌措糧餉太困難了,耽誤一天就多一天的耗費,國庫難以支撐。陳新甲雖然是兵部尚書,但他是文官出身,對軍事知之甚少。

洪承疇的軍中還有兩個崇禎皇帝派來的監軍,分別是兵部職方主事馬紹愉、職方郎中張若麒。這兩個人也主張速戰,雖然不能說監軍的意見一定就是皇帝的意思,但他們畢竟是皇帝派來的人,說話還是很有分量的。

在重重壓力之下,洪承疇只好放棄穩健的打法,將十三萬大軍全部拉到了錦州城外,準備放手一搏。如果皇太極不發援兵,或者洪承疇在皇太極的援兵到來之前將圍錦的清軍擊潰,那明軍還是有很大希望獲勝的。

03、功虧一簣

可惜這兩種情況都沒有發生。1641年7月26日,洪承疇率十三萬大軍從寧遠出發,28日即到達距錦州不遠的松山城,並在松山和乳峯山之間安營紮寨。乳峯山的東側即是清軍的陣地,距離錦州僅五、六里路。明軍立即對圍錦的清軍發動進攻,雙方激戰了半個多月,清軍雖然傷亡很大,但並沒有潰退。

激戰松山

明軍速戰速決的目標沒有達成。8月中旬,皇太極親自率援軍從盛京趕到錦州。他看出了明軍前後脫節的弱點,於是率軍直插松山和杏山之間的大道,挖掘長壕,截斷了明軍的後路。

援錦明軍經過了半個多月的連續作戰,本來就已經人倦馬乏,現在看到後路被斷,敵軍勢大,士氣更加低落。由於此次的作戰目標是速戰,所以軍中攜帶的糧草並不多。

洪承疇想要鼓動全軍與清軍決戰,打通封鎖,但手下的總兵們卻無心戀戰了,紛紛要求撤回寧遠。大家的理由是現在軍中糧草告急,糧道又斷了,急需回寧遠補充。

8月21日晚,大同總兵王樸、寧遠總兵吳三桂搶先率本部人馬逃跑,其他各路明軍見狀也各自分散突圍。清軍在通往寧遠的路上早有埋伏,沿途展開截擊。明軍在混亂中缺乏統一指揮,騎兵、步兵自相踐踏,死傷慘重。

寧遠總兵吳三桂

上知其將遁,分路設伏,戒諸將嚴陣以待,扼其歸寧遠及奔塔山、錦州路。是夜,明吳三桂等六總兵果潛師先奔,昏黑中爲我伏兵所截,大潰。

僥倖突圍成功的部分明軍,分別逃入了杏山和塔山。洪承疇等人突圍未成,收集了一萬多散兵,就近撤入了松山城,固守待援。

至此,明朝下大本錢組織的這次聲勢浩大的援錦行動以失敗告終。洪承疇不但沒能救了錦州,現在反而困守松山孤城,自身難保了。洪承疇在松山又堅持了半年多,沒等來援兵,後來城破被俘,投降了清朝。錦州的祖大壽看到大勢已去,也選擇了獻城投降。

戰場形勢圖

松錦大戰之後,明清在山海關外的較量基本結束。洪承疇雖然軍事指揮才能出衆,但他不像袁崇煥那樣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勇氣,也沒有力排衆議的魄力,因爲他更愛惜自己的前程。由於受制於上司陳新甲等人不切實際的亂指揮,知其不可爲而爲之,洪承疇最終功敗垂成,也葬送了大明王朝最後的翻盤希望。

事實證明,不管什麼時候,外行指揮內行,都是行不通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