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二戰到今天,全世界總的來說還是處在一個比較和平的大環境中的,雖然說有極少數的地區還處在水深火熱的戰爭中,但是都不是持續時間很長的,唯有一個國家,自從二戰以來直到今天還沒有把內戰徹底的解決掉,活活的被戰爭從一個發達國家折磨到一個極度貧窮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緬甸。

緬甸有160多個民族,其中緬族佔了70%的人口並且佔據了緬甸的中央平原,其他各少數民族分佈在周邊山區。緬族受大民族主義影響長期以來壓制其他民族政治、利益訴求,以維持統治,因而緬甸各民族獨立主義、分離主義嚴重。“緬甸有多少個民族,就有多少反政府武裝。”緬甸的內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至今仍未停息。我們都知道戰爭是毀滅性的,不僅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還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緬甸從曾經亞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變成現在窮困潦倒,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民不聊生的狀況!

截至目前,緬甸內戰仍未結束,緬北局部戰爭仍在繼續,而在西部若開邦和欽邦局部地區,軍方與若開軍(AA)的戰事依舊激烈,難民遍地。有人猜測,緬甸少數民族地方武裝衆多,且各武裝的訴求不同,因此,緬甸內戰很有可能要持續上百年。

多年的戰亂,讓緬甸越來越窮,很多人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但緬甸政府和少數民族依舊不肯罷手。可見,受戰爭殘害的永遠是無辜的羣衆。在這種情況下,緬甸人民想要活下去,只能去參軍入伍,雖然隨時都可能犧牲,但起碼有口飯喫。如果只呆在家裏,等待的只有死亡。可見緬甸人民的生活有多艱難。如今,緬甸內戰已經打了70多年,國家一片狼藉,一窮二白,但雙方都沒有罷手的意思,這場戰爭又有持續多久呢?我們不得而知。但我相信事在人爲,最後緬甸一定能迎來勝利,緬甸人民一定能過上和平穩定的生活。

緬甸和佤邦打了70年的內戰,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資源,消耗都是非常大的,如果其中一方的資源不足,那肯定就會戰敗。但是整整70年都一直是兩足鼎立的情況。那麼肯定雙方背後的實力都是很強大的。緬甸政府作爲國家的領導,自然是不會缺少金錢和人力,那麼很多人就很好奇,佤邦哪來那麼多錢的呢?佤邦有兩個產業,一個是農業,另一個是稀有金屬礦業。農業包括橡膠,水稻,茶葉的,他們都是通過出口這些產品來換取金錢,以此來維持軍隊的開銷。有了錢以後,武器來源更不用擔心了。很多國家在新武器出來後,總會淘汰一批老舊的武器,但是這些武器經過翻新維護後,就會出售給第三方國家。正是因爲如此,佤邦從來不缺少武器。

緬甸政府正是因爲當時的一個錯誤決定,就釀成了今天這個慘狀,所以事實告訴我們,民族團結是一個國家穩定的前提。也希望緬甸政府能夠多收攏人心,儘早得到大家的認可,統一領土,不要再讓無辜的百姓跟着受苦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