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我一睜眼看到一條消息:2020年6月1日0—24時,我省無新增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下面還有一句:6月1日0—24時,我省報告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3例。

第一句說“我省無新增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後面又說“我省報告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3例”。到底是不是新增了病例呢?據我所知,我省已經連續好多天沒有新增感染者了,這可不是小事情啊!

我又看了看這條不足100字的短消息,才明白了我省確實新增了3例病例。不過,這3例是“境外輸入”。所以,也可以說“我省無新增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似乎並不矛盾。

我不明白,爲什麼非要如此通報疫情?新增?還是沒有新增?你只需清清楚楚用一句話說明白嘛,爲什麼一會兒說沒有新增,一會兒說新增了3例,非要硬分成“境內輸入”、“境外輸入”,莫非這有什麼好處?

吳鉤畢竟是與文字打了半輩子的打交道,看一條100字短訊不應該喫力。好不容易弄清楚了,我趕忙給愛人說,咱們省突然新增了3例病例,你平時出去還是小心注意,不可麻痹。誰知道她毫無在意回我一句:有什麼好怕,那3例是境外輸入!

天啦,愛人居然這麼理解疫情通報!每天通報疫情的目的無非要老百姓瞭解疫情,保持警惕,不鬆勁,不大意,實現“疫情防控常態化”。可是,爲什麼這樣通報呢?這豈不與自我麻痹何異?

雖然新增了病例,通報疫情卻讓老百姓毫不在意,認爲與咱們毫不關係,讓公衆全部失去了防範的意識,導致了這樣的結果,這是多麼可怕啊!我堅信,現實中像我愛人這樣的想法實在太多了,這是我們每天費勁通報疫情所要的嗎?

想到這裏,我趕忙給愛人解釋:感染病例最關鍵在於新增與沒有新增,而不是在於“境外輸入”和“境內輸入”的區別。“境內輸入”的病例與境外毫無關係,反而與我們境內息息相關,不管來自萬惡的美帝,還來自於外星人類,都統統與我們生死緊密相連,不可大意!

中國人的腦子裏總認爲壞事與別人有關,統統都歸給別人,與自己無關。而好事、美事都是自己的,與別人無關。這不是阿Q嗎?這種自欺欺人的思維讓人不可思議,特別在通報疫情上體現的可謂淋漓盡致。

自從疫情開始,我們每天都能看到這樣的通報:截至×月×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確診新增病例×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例,新增死亡病×例,累計死亡病例×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例,現有疑似病例×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人……

衆所周知,我國目前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如果加上臺灣整整有35個省級行政區域)。我不明白,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納入了,其餘幾個地區爲什麼不一起共同納入全國通報?我們每天通報疫情爲什麼總說“據31個省”?

不知兄弟疫情何?遍插茱萸少幾個。境內境外分得清,花式通報別誤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