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自動駕駛,很多人可能都表示並沒什麼稀奇,畢竟時下不少車輛已經裝備了L2級輔助駕駛,看起來可以解放駕駛者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不遠。但是,如果真的細緻講到自動駕駛分級標準,下一級也就是L3級自動駕駛實現的難度/意義,可實現的功能,這些可能就並不被很多人知曉了。

這一次,長安汽車在重慶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中國首個L3級自動駕駛量產體驗。更重要的是,區別於某些品牌的“PPT發佈”,長安汽車CEO在直播中親自上陣當主播,更直觀的爲老百姓和媒體展現了長安汽車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研發過程和成果。

由此,我們也大致可以瞭解長安L3級自動駕駛是如何實現的,背後有着哪些技術難點,而這項技術量產後我們是否真的可以解放雙腳雙手雙眼?

L3級與L2級區別有多大?

簡單來說,L2級駕駛自動化主要是實現系統對方向盤和加減速同時提供駕駛控制,而其它操作需要駕駛者自己來完成;而L3級駕駛自動化則可以在滿足系統設計運行條件時,執行全部動態任務(例如對周圍環境的感知、方向盤、加減速的控制)。

當然,當不滿足系統設計的運行條件時,系統會提示由駕駛者接管駕駛動作。再到L4級時,在設計運行條件即將不滿足時,系統可自動進行最小風險處理。最後的L5級則時我們理想中的完全自動駕駛,不需要人類用戶接管。

換句話說,L3級自動駕駛技術是“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的分水嶺,意味着部分駕駛責任首次由人轉向自動駕駛系統。

長安L3級有哪些黑科技?

從技術層面來看,長安汽車L3級自動駕駛系統感知範圍覆蓋3個360度車外環境感知,整合3種不同物理特性的傳感系統,最大探測距離大於200米,測量精度可達10釐米,採用5個毫米波雷達、6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作爲主要傳感器,可有效識別車輛駕駛環境中的車輛、行人、騎行者等多種目標和障礙物。

並且可感知駕駛員的視野、疲勞等狀態,爲自動駕駛系統智能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同時可以有效識別車道線、護欄、交通標識牌等信息,結合高精度地圖和ADAS地圖的道路信息,最高可實時獲取8公里範圍內的道路信息,實現車道級高精定位和精準路徑規劃,可有效確保自動駕駛任務的準確性。

要知道,長安汽車對於這套L3級自動駕駛所有系統算法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能都是長安自主開發。

長安L3級體驗如何?

需要明確的是,本次長安這套L3級自動駕駛系統能夠實現的是在特定的電子圍欄內(包括典型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在交通擁堵場景下,可實現長時間脫腳、脫手、脫眼,直至系統提醒接管,最高可支持的車速爲40km/h(系統根據周圍環境安全風險動態調整交通擁堵自動駕駛最高車速,最高可支持40km/h車速),若用戶在提醒接管後仍不接管,則執行風險減緩策略,減速停車。

當然,跟隨起停、前車切入安全處理、擁堵到非擁堵的過渡、安全過完、自動限速、駕駛員觸發換道、智慧推薦換道等功能也都包含在內。

情報總結:

可以說,正是因爲長安汽車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不斷研發和進步,我們才更早的迎來了能夠「解放雙腳雙手雙眼」的全新體驗。同時,隨着長安汽車L3級自動駕駛即將量產,也標誌着中國汽車行業進入了自動駕駛新時代。

圖片|網絡

撰文|Klaus Qhh

◎ 本文版權由Auto情報局所有

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