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父母勤勤恳恳、省吃俭用大半辈子,他们追求安稳舒适的生活,也期望自己在子女身上得到高回报,子女长大赚大钱有出息了,便可以光宗耀祖、挣大钱买豪宅让自己安享富贵富贵。他们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而不是状态。这是社会底层劳动人民朴实无华的育儿思维。自己没有什么格局,也不懂得给孩子带来格局。那么,什么才是为人父母应有的格局?让我们一起分析。

父母生活
洛桑甲措,卓玛吉

一、父母除掉内心功利的杂草,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世间大部分父母,只是关心孩子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考得好不好,对孩子的关心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求。仿佛孩子与生俱来的命运便是: “我要好好学习,改变父母的命运。”这种只养而不育的父母,还停留在最原始的阶段,让孩子活下去,或成为自己人生翻盘的工具。他们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剥夺孩子的自由,逼迫孩子学习。他们认为学习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而不是父母的教育责任。在这种“有条件”的爱束缚之下,亲子关系变得恶劣,也让孩子讨厌他的父母和人生。

二、 贪小便宜、自私自利的父母养不出大气的孩子。父母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争名逐利做事没有底线,夫妻貌合神离各顾各的,把金钱利益看得过重,从来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他们看不起有钱人和穷人,舍不得花钱请朋友吃饭,不愿意出门社交、不愿意做公益慈善、不想为社会出钱出力,明明有好的项目和机会可以让自己的事业所有突破、让家庭经济更上一层楼,却因为担心投资失败而错失良机,而父母不爱学习和思考,在遭遇工作挫折时自怨自艾不求进取,占了别人的小便宜又沾沾自喜,孩子耳濡目染也养成了和父母一样的脾性和习惯,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三、缺乏格局的父母,把所有的希望压在孩子身上。父母不给孩子独立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而没有放长眼光,看到孩子身上的特质。他们越是急于让孩子成为人上人,越是适得其反。孩子没有了诗和远方,只有眼前的枯燥学习和父母的责骂念叨,他们不懂得人生谋略规划,也没有开阔的胸襟,做事情畏首畏尾,害怕父母的批判和失望,他们没有主见和理想,只有实现父母愿望的包袱,在人生的沙漠之路上绝望地走着,直到自己的身心疲惫不支倒下。欢迎收藏本文。

父母有格局,孩子才有未来。那些努力做好自己,经营好家庭和事业的父母,注重孩子的修养、品格、能力、胆量的言传身教,他们不会急功近利,也不会漠视不管。他们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地爱,他们是孩子的精神支柱和心灵港湾。有格局的父母是巨人,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看得更长远,去实现他想要的理想,成就他想要的人生。你觉得父母的格局会限制子女的发展吗?欢迎留言评论和转发分享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