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雨,緩解了六月的旱情,天陰沉沉的,悶熱的天氣總是讓人提不起精神,然而,在亳州市牛集鎮馮小莊村民馮萬志家門口,數名村民正汗流浹背地整理着身邊的紅薯秧。

牛集鎮是紅薯種植大鎮,馮大哥所在的村子,更是遠近有名“紅薯村”,村子裏不但有種植紅薯的風俗,更是形成了紅薯深加工、育苗、銷售爲一體的產銷模式,而村民們所獨有的紅薯種植方式,更是值得學習借鑑。

據馮萬志介紹:“搞農業種植,沒有技巧是難賺大錢的,但技巧這東西,也不是一天兩天就琢磨出來的,這就像是打拳,只有先把基本功練好了,才能在此基礎上演變更多的靈活招式,否則就是花拳繡腿,很容易被人一招撂倒。

我種植紅薯已有20多年了,無論賺錢與否,每年種植面積都控制在六畝左右,我感覺這個種植面積對我來說是最賺錢的(面積大管理缺乏精細,面積小沒有規模優勢),通過我的一套種植模式,每畝紅薯均能收益5000元左右,六畝就是30000元的利潤。”

六畝紅薯收益30000元,貌似也沒有特別值得炫耀的地方,但如今畝收益5000元的農作物,確實也不多見,看到這裏,可能會有懂行的朋友質疑,種植紅薯每畝賺5000元?他這是在吹牛吧!

對此,馮萬志表示:“如果單純種植紅薯,一畝也就收入2000元左右,但這並不能體現出我們“紅薯村”的種植水平,我的種植竅門是,在穀雨前後開始種植春季紅薯,在經歷60天生長後,也就是當前,紅薯已經開始長蔓。

這個階段,我選擇的並不是讓紅薯秧繼續健壯地生長,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把紅薯秧割下來(藤蔓長度達到2尺左右),僱人剪成20-23釐米的小段,當作夏茬紅薯苗進行出售,如今一棵紅薯苗能賣0.05元,一畝可收穫紅薯苗70000棵左右(根據紅薯長勢),這樣一畝紅薯苗就能收入3500元左右。

採取春季紅薯藤蔓作紅薯苗,和種薯繁育的紅薯苗相比,種苗更加健壯,生長的紅薯,冬天比較耐儲存,紅薯也能取得不錯的產量。

割過藤蔓的春季紅薯田,再經過重新發芽生長後,可以按照夏季紅薯進行管理,雖然植株重新生長,但管理得當的話,每畝依然能夠取得1500元的效益。

鑑於這種獨特的種植方式,紅薯種植戶還在田間套種鮮食毛豆,再過10天左右,鮮食毛豆就該上市了,需要強調的是,鮮食毛豆是訂單農業,到時有人包回收,每畝收益1500元左右,這三項加起來,就是6500元的收入,去掉人工成本及種植成本,每畝收入5000元,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像馮萬志這樣的紅薯種植方式,想必大家都是第一次見到,農業增收的智慧,都是在辛勤勞動中一點一滴總結出來的,據瞭解,“紅薯村”的致富故事絕不僅限於此,紅薯收穫後,通過加工紅薯澱粉、紅薯粉條,以及通過將紅薯儲存,留到冬季賣個好價格,個頭小些的紅薯,還可以留作種薯等等,這些都是增加收入的好模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