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是大自然饋贈給沿海漁民的禮物,喜歡生長在潮間帶的岩礁表面。福建3752公里的海岸線上有衆多海島和礁石,自古盛產紫菜,且以平潭縣海壇島的"壇紫菜"最爲聞名

"壇紫菜"質地細嫩,味道鮮美,早在北宋時期就是進獻朝廷的貢品。

野生紫菜具有逆境生長的特性,越是險峭、風浪大的礁石上,附苗率越高,生長越好。爲了追尋這一美味,早期的漁民會將繩子綁在身上,鋌而走險在溼滑的大礁石上採收紫菜。

千百年來,人們不斷探索紫菜人工養殖的方法,有記載顯示福建漁民在宋朝年間就開始養殖紫菜。元朝時,平潭漁民已經摸索出在岩礁上灑石灰水,滅害清壇(滅雜藻、有害小生物),以便野生紫菜苗附着生長、提高產量的“菜壇養殖法”。這種依靠天然礁石和自然附苗的半人工養殖方式曾持續了很長時間,但畢竟天然的礁石資源有限,人工養殖紫菜的規模一直難以擴大。

漁民在岩礁上養殖紫菜

圖源:集美大學壇紫菜實驗室

而現代紫菜養殖技術體系

則是新中國成立後才建立的

1955年,曾呈奎院士

對紫菜生活史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探明瞭紫菜生長的祕密

自此,紫菜人工養殖迎來了關鍵技術革新

人工栽培紫菜的新時代正式開啓

紫菜生活史示意圖圖源:集美大學壇紫菜實驗室

紫菜的生長週期爲一年,主要分爲絲狀體和葉狀體兩個階段。育苗戶從春季開始,選取人工栽培或自然生長成熟的紫菜葉狀體作爲種藻,收集該時期葉狀體放散的大量果孢子並接種到貝殼基質上,在室內培養成貝殼絲狀體進行育苗;到了秋季,貝殼絲狀體成熟後放散殼孢子,漁民將殼孢子附着在海邊提前搭好的網簾上,利用海水的漲潮退潮將其栽培成葉狀體。

附在貝殼上生長的紫菜絲狀體

附着在網簾上生長的紫菜葉狀體 圖源:今日關注

1955年以前,福建紫菜多爲自然附苗的菜壇養殖模式;隨着對紫菜生活史的研究取得突破,福建省開始在東山、廈門、晉江等地區試驗並推廣筏式壇紫菜養殖模式;1966年,人們利用牡蠣、扇貝等貝殼基質,成功解決壇紫菜絲狀體人工培育的技術難題。

從礁石轉移到潮間帶,從自然附苗到人工育苗,擺脫對自然養殖條件依賴的紫菜產業,在福建衆多沿海漁村迅速發展併成爲多地的支柱性產業。

實驗室育苗(圖源:集美大學壇紫菜實驗室)

目前,福建壇紫菜養殖已推廣至沿海二十多個市縣區,形成覆蓋室內育苗、海區栽培、幹品加工、精深加工和銷售等一系列完善的產業鏈條(其中福清、連江、東山、霞浦、晉江等地尤爲突出)。至2018年,福建紫菜海水養殖面積14895公頃,產量74628噸,佔全國總產量的36.99%。

室內紫菜絲狀體培育

海區紫菜葉狀體栽培(圖源:今日關注)

漁民自家曬紫菜乾圓餅

工廠化紫菜乾加工品

在現代化進程的背景下,福建沿海各地經濟快速發展。而隨着城市化、信息化的發展和消費需求的轉變,以及紫菜養殖技術和養殖模式的不斷成熟,傳統紫菜產業發展也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有效順應時代的新要求,是目前福建紫菜產業優化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

產業優化升級

目前,福建紫菜雖已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和產業配套,但二、三產的開發尚不夠深入,亟需進行產業優化升級。從加工產業來看,福建多數地區壇紫菜加工仍以圓狀幹品紫菜初次加工爲主。而精深加工主要集中在晉江地區,以紫菜酥、紫菜湯包、夾心紫菜等產品類型爲主,市場份額尚不足一成,產品附加值開發還有巨大的空間。

紫菜養殖

前些年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無序排放,使得近海水質污染和灘塗生態環境破壞的風險大增,紫菜生長曾面臨着減收或絕收的威脅;而直接佔用近海灘塗區域一些工程建設,更是迫使漁民不得不離開賴以生存的“海田”,放棄養殖生產。種種因素直接壓縮了海水養殖空間,傳統紫菜產業也讓位於其他產業。

近年來,福建各地政府環保力度加強,大刀闊斧地取締污染型工廠,同時嚴控圍填海工程,各地嚴守生態紅線,並相應開展“藍色海灣”生態修復工程,這對福建紫菜產業的優化升級或許是一個新的契機。

紫菜作爲海洋系統中的初級生產力,除了具有食物供給價值以外,其實還有其他生態效益值得關注和開發。例如紫菜的光合作用,既從海水中移出碳,同時提高海水溶氧,加上其生長過程可以吸收海水中的氮、磷等營養鹽,具有海水淨化和海洋碳循環調節等生態服務功能效益。

而隨着休閒漁業的發展,紫菜養殖的景觀價值和休憩價值也開始受到重視。“中國紫菜之鄉”霞浦縣每年秋冬季節都會吸引一大批攝影愛好者來拍攝紫菜勞作影像,形成海灘攝影文化。以廈門小嶝島爲代表的一些漁村,也嘗試開發了以紫菜採摘體驗爲核心的漁村旅遊產品。

紫菜養殖和勞作影像

福建紫菜產業轉型中或許應該着重思考如何從傳統的漁業中挖掘出新的價值和市場需求。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順應現代經濟發展對傳統農漁業的新要求,從協調三產發展的角度,深入挖掘紫菜產業的發展潛力。

重構水產品質量安全信任體系

2017年,微信上有人發佈幾個視頻造謠幾家福建晉江紫菜加工企業用塑料“造紫菜”,引起輿論漩渦並讓整個紫菜產業陷入謠言風波,致使福建紫菜的形象受到嚴重損害。一時間多家紫菜加工企業面臨停產或半停產的窘境,養殖的紫菜也無人來收購,直接經濟損失上億元,衆多養殖戶生計受到嚴重影響。彼時行業協會、主流媒體和主管部門雖然快速進行了闢謠,並讓造謠者受到了法律制裁,但“塑料紫菜”的陰影仍籠罩着晉江紫菜養殖戶和加工企業,品牌形象短時間難以重塑。

隨着我國互聯網絡的快速發展和公衆食品安全意識的普遍提高,不少源於自媒體、未經覈實的水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在網絡上得到廣泛傳播,對水產行業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多寶魚、小龍蝦、黃鱔等品種均遭受過網絡不實信息的重創,至今尚難以完全恢復元氣

媒體闢謠(圖源:東方衛視)

這些不實信息之所以能有滋生和擴散的土壤,一定程度上是因爲這些水產品的生產與流通離消費者太“遙遠”,消費者對水產品是如何生產出來並被送到自己面前的,基本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而對食品安全的顧慮疊加了信息不對稱引發的擔憂,在前期留給公衆大量想象空間的同時,也讓一些或捕風捉影、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單純腦補的不實信息有了大行其道的機會。

我國水產品類型繁多,養殖區域分佈廣泛,養殖模式差異性大,使得建立一套普遍適用的水產品生產信息採集系統困難重重;而國人對生鮮的喜好,決定了我國市場上水產品的產品形態以初級產品爲主,大多沒有包裝,這也限制了生產和流通等信息在產品上的加載,制約了信息對消費者的觸達。

信息鴻溝造成的信任危機,始終是縈繞在水產行業頭上的陰影。而智能設備、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與運用,爲水產品可追溯體系的建設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的落地提供了保障,水產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真實數據有望被實時採集,並完整呈現,這或是重構水產品質量安全信任體系的重要基石。

轉載聲明

本文轉載自智漁,如需轉載,請註明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