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075级两栖攻击舰建成之后,关于中美两国两栖攻击舰的争论之声就没有停止过。因为美国海军在两栖攻击舰方面的使用上经验丰富,因此每当美国海军对两栖攻击舰的定位和战法出现调整后,总会有人认为075级两栖攻击舰应该及时跟进,避免落后。而“闪电航母”,就是美国海军对美国两栖攻击舰的最新定位。

“美国”级两栖攻击舰

01什么是“闪电航母”——正规舰队航母战力外的战力补充

“闪电航母”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19年上半年被美军提出的,根据美军的估算,等到2025年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将会装备185架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同时,美国海军也将拥有至少10艘拥有全通式飞行甲板的两栖攻击舰,那么,能否让两栖攻击舰携带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像正规舰队航母那样执行作战任务呢?

其实就是F-35B+两栖攻击舰

其实在英国皇家海军装备了“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之后,美国海军内部也有部分观点认为,美国海军可以装备部分“鹞式航母”,即以“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为主要载机的轻型航母。不过,虽然“鹞式航母”在使用成本上占有优势,但是因为“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综合战斗性能较低,美国海军最终并未研制和生产“鹞式航母”。

冷战期间美军也曾想过要搞“鹞式航母”

但是,和“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不同,美国目前的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无论是在制空、反舰还是对地攻击方面均比“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强上不少。虽然在垂直起飞状态下,F-35B的航程和最大起飞重量比F-35C隐身舰载机要低上不少,但也仍然强于“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海军正式在原来“鹞式航母”的基础上,提出了“闪电航母”的概念。即让拥有全通式飞行甲板的两栖攻击舰搭载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配合美国海军的正规舰队航母执行作战任务,成为舰队航母之外的战力补充。

F-35B战力远强于“海鹞”

其实早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海军就使用包括“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在内等多艘两栖攻击舰,使用AV-8B垂直起降战斗机执行舰队防空和登陆区防空、对地攻击作战。虽然AV-8B和“海鹞”一样“腿短”,但也为美国海军验证了“闪电航母”作战理念的可行性。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就开始验证“闪电航母

因此,在2019年,美国海军开始尝试用“黄蜂”号两栖攻击舰,携带10架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出勤,根据美国海军的实际反馈,在搭载了10架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之后,“黄蜂”号两栖攻击舰的整体性能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闪电航母”开始从理论成为现实。

02远征打击群——美国海军“闪电航母”生存的土壤

美国海军为什么会提出“闪电航母”这种新概念?想要了解“闪电航母”为何在美国海军中拥有生存的土壤,就需要从目前美国海军的远征打击群开始聊起。美国海军的远征打击群脱胎于冷战时期的两栖戒备群,在冷战期间,虽然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实力强大,但是却没有办法在世界各地都对苏联红海军进行监控。

冷战期间美国海军的两栖戒备群

于是,美国海军就发明了两栖戒备群的概念,即以1艘两栖攻击舰,2艘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为核心,构建一个两栖戒备群。两栖戒备群除了拥有较强的海上对抗能力外,还拥有较强的两栖登陆作战能力,能够在热点地区快速向岸上投送一个加强营左右的兵力,并坚持到支援部队的到来。

冷战结束之后,随着世界正义热点地区的增多和美军海外基地的减少,美国海军对海上打击力量的灵活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美国海军在冷战期间的两栖戒备群基础上,通过增编“宙斯盾”舰、攻击核潜艇等作战舰艇,升级为远征打击群。

远征打击群的基本构成

远征打击群并不是两栖戒备群的简单扩充,因为目前美国海军的“宙斯盾”舰和攻击核潜艇都拥有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对陆地目标进行攻击的能力,所以美国海军的远征打击群已经成为一支拥有独立作战能力的海外远征作战部队。

远征打击群拥有强大的独立作战能力

从本质上来说,远征打击群诞生的原因是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无法满足目前美国海军的使用需要。而“闪电航母”,则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远征打击群的综合作战能力。因此,只要远征打击群仍然存在,“闪电航母”就有继续生存下去的土壤。

03大与小之争——“闪电航母”的优势与不足

“闪电航母”的使用灵活性较高,在执行较低烈度的战斗任务时,可以将部分舰载直升机替换为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此时的“闪电航母”,可以自行组建舰队防空网,完全能够在没有航母战斗群的支援下执行作战任务。而如果是执行高烈度的战斗任务,“闪电航母”则可以选择将舰载机全部换为F-35B。

携带10架F-35B的“黄蜂”号两栖攻击舰

比如在2019年搭载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的“黄蜂”号两栖攻击舰,仅其飞行甲板就能够停放10架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如果再将其机库也全部用于容纳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停放,单舰的F-35B战机携带量则能够达到20架-25架的水平,为目前英国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一半的水平。

必要时可将舰载机全换为F-35B

这也意味着,“闪电航母”即使是在高烈度战争情况下,完全能够以多艘编组的方式,与对手的中型航母或者重型航母进行对抗。此外,因为“闪电航母”本身的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并不需要依赖弹射器起降舰载机,因此在飞行甲板遭到一定损伤时,仍具备投放舰载机的能力,这点常规弹射型航母就不如“闪电航母”。

在干船坞大修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目前对于美国海军来说,“闪电航母”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其综合使用效费比。目前美国海军的核动力航母虽然攻击力强大,但是一旦需要进行维修,那么就需要进入干船坞进行为期数年的大修,影响了美国海军的全球部署。而多艘“闪电航母”则可以将各自的大修期错开,让美国海军时刻拥有一定的海上航空力量可以使用。

此外,在造价方面“闪电航母”对比传统舰队航母也存在优势。以美国海军最新的“福特”级核动力航母和“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作为对比,“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造价达到了130亿美元,而“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的造价只有30亿美元,造一艘“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钱,完全可以造4艘“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组建4个“闪电航母”战斗群。

目前“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的单价为30亿

当然,也不是说“闪电航母”本身就没有缺点。目前“闪电航母”最大的问题就是其舰载机过于单一,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虽然能够执行制空任务和制海任务,但是“闪电航母”并不能为F-35B提供空中预警服务,因为目前美国海军的E-2系列预警机只能弹射起飞。

此外,垂直起降使F-35B的航程和最大起飞重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最终影响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攻击效果。通俗点讲,如果“闪电航母”战斗群要具备对敌人的作战优势,要么对手的制空能力和制海能力不足,要么就是美国海军的大型舰队航母已经夺取了制空权并压制了对方的制海能力。

无法起降固定翼预警机

换言之,“闪电航母”只不过是原来英国皇家海军轻型航母理论的升级版而已。当年英国皇家海军在轻型航母上遇到的相关问题,在“闪电航母”上同样存在。只不过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比“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更强一些而已。

04分布式作战理论的影响——中国海军不需要“闪电航母”

上面我们提到,“闪电航母”的生存土壤是远征打击群,而“闪电航母”的核心思想,则是分布式作战理论。所谓的分布式作战理论,就是将昂贵的大型装备的功能分解到大量中小型平台上,通过自主、协同等技术达到相同或更高的作战能力,以一种隐蔽、分散、灵活的作战方式各种新型挑战。

“闪电航母”的核心是分布式作战理论

中国需要分布式作战理论吗?显然不需要。因为分布式作战理论立足于军事力量的全球存在、全球快速响应。通俗点讲,分布式作战理论就是为了美国全球军事霸权而专门研究出来的一种新型作战理论。

正是因为美国目前没办法在全球热点地区和关键节点都时刻保持强大的军事威慑,因此,需要依托分布式作战理论,将自己的军事力量分布到类似“闪电航母”这样的中小型平台上,以便能够让自己的军事力量做到全球存在,全球快速响应。

美军追求的是全球霸权

而目前中国海军主要的作战任务仍然是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海外经济利益,也就是保持在中国附近海域打赢局部海战的能力,并能够为海外航行的中国商船护航就行了。“辽宁”号航空母舰和“山东”号航空母舰足以胜任前一种作战任务,而装备武装直升机的075级两栖攻击舰与其他战舰配合,也足够为海外中国商船提供保护。

075级目前已经够用

所以,虽然“闪电航母”从看起来确实不错。但是对于目前的中国海军来说,“闪电航母”更像是一件“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目前的075级两栖攻击舰虽然没有配备垂直起降战斗机,但是对于中国海军来说也够用了,中国海军并不需要“闪电航母”。

图源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