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懸置,也被稱爲發動機機腳,是將發動機連接到底盤的部件,可抑制發動機振動,限制發動機位移,避免振動及結構噪音傳遞到車身,增加了駕乘舒適度,也減少振動對其他相鄰組件的影響。

當汽車在怠速、轉向或加速時,發動機的振動頻率小,振動幅度大。此時需要發動機懸置具有大剛度、大阻尼的特性,以抵抗發動機的大幅度位移,同時可以衰減其振動的能量。

當汽車處於巡航模式,即恆速行駛時,發動機產生的振動頻率高但振幅小。此時懸置需具有小剛度、小阻尼的特性,這樣可以使懸置系統的固有頻率遠離激勵頻率,以實現更好的隔振,降低車內噪聲,提高汽車的操縱穩定性。

由此可見,理想的發動機懸置是一個全能選手,既要具備大剛度大阻尼,又要有小剛度小阻尼,並且能根據發動機狀態切換模式。

發動機懸置的類型衆多,例如最爲常見的傳統橡膠懸置和液壓懸置,以及可調節阻尼的半主動懸置和主動懸置,今天我們主要來介紹後兩種不常見的懸置。

一、半主動懸置

以這款應用於奧迪A4L B8、保時捷Macan等車型上的可切換式懸置爲例。這款半主動懸置結合了軟減振和硬減震,可以同時滿足兩種需求:安靜的舒適駕駛以及高效的動態駕駛。

舒適設置

舒適設置時,電磁閥 ② 打開,允許空氣懸掛 ③ 動作,懸置剛度降低,實現軟減振 ①。

動態駕駛設置

動態駕駛設置時,電磁閥 ② 關閉,懸置切換到液壓減振 ④ ,使連接部件具有更大的運動自由度,懸置剛度上升,提供更硬的減震效果 ① 。

因此,(半主動)可切換式懸置可以根據汽車對於舒適性或操縱的要求,對剛度、阻尼以及空擋性能等方面的設置進行定製。

二、主動懸置

主動發動機懸置通過作動器擴展液壓懸置,並附上傳感器和控制單元,根據當前的需求變成可主動控制並適應各種情況。根據不同的電機勵磁頻率,發動機懸置能夠以液壓、被動或主動的方式進行減振。

低頻振動,純液壓懸置模式

主動懸置不發揮作用。由於振動頻率較低,液體在慣性通道內可以來回流動,形成阻尼,振動依舊可以傳遞到副車架,但振幅被削弱,達到一定隔振效果。

高頻激勵,發動機懸置處於被動模式

隨着激勵頻率的增加,在不啓動主動控制的情況下,液壓懸置出現高頻硬化,液體不再在慣性通道內流動,振動仍然傳遞到副車架。

高頻激勵,發動機懸置處於主動模式

主動模式打開時,作動器開始工作,並控制作動器產生反作用力與發動機激勵抵消,使得傳遞到副車架的振動幾乎爲0,達到最大的隔振效果。

主動懸置的結構複雜,成本也較高,但是是目前減振降噪效果最好的發動機懸置類型。在用戶購買車輛之前,通過了解車輛的發動機機腳形式,往往就能預知車輛未來發動機抖動的情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