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受到疫情影響許多企業經營困難,別說經濟補償,正常運營都自身難保,但是困難總會過去,經濟總歸有迴歸正軌的一天,作爲從業者或僱員,有必要了解勞動法賦予我們的權利,勞動者有必要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也應該瞭解一些不良企業爲後續不給員工合法的經濟補償設置的種種圈套。

烏鵲君並不想成爲正義的化身,只是做一個佈道者,讓勞動者合理合法地維護自己的權益避免被坑,下邊我們言歸正傳。

疫情影響,很多企業斷臂求生,無非採取幾個措施:

一、在市場需求不足的前提下降低產能,減少不必要的消耗;

二、尋求政府政策的支持,看有沒有疫情期間特許減稅降費的的政策適合本企業;

三、大多數企業不得不面對的情況:減員、減薪。

其實前兩個措施和員工關係並不大,但是第三個措施就和每個員工息息相關了,如果您被裁員了,在疫情的影響下,企業生存都遇到困難,您能拿到相應的經濟補償嗎?或者您覺得企業疫情期間裁員,有必要給予員工合法的經濟補償嗎?

先說疫情期間各家企業裁員的現狀,有些被裁的員工被告知企業經營困難,無法給到法定的經濟補償,國家也有政策,於是乎很多員工就不得不得任人宰割,按照公司的意思拿了不多的補償,畢竟有總比沒有好。

但據烏鵲君瞭解,政府目前還沒有出臺政策辭退員工的經濟補償可以不按照法定要求,如果非要說有的話,這個政策是指人社廳發明電[2020]5號 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通知並沒有約定可以降低經濟補償金額,只是說明了可以和員工協商降薪,大家需要注意即便是降薪也是協商。

那麼公司第一條理由,國家政策允許降低補償額度,可以說這個政策不存在,如果還是硬要說有,那麼勞動法規定補償標準確實有一條,如果企業經營困難可以不必按照N+1月工資補償,改爲按照N月工資補償,這裏解釋一下,N指的是您在這家公司工作的年數。

此刻,您是不是覺得,您就能穩穩拿到N個月工資的補償,疫情安穩的度過難關,尋找好的機會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爲規定是規定,總有空子可以鑽,而且很多公司在您入職前就提早做了人力成本方面的“籌劃”,可以說如果您當初沒有注意的話,您穩穩的拿不到N個月的經濟補償,那企業的套路究竟有哪些呢,您不要急,聽我細說:

套路一、更換勞動合同主體,讓您無法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

做法很簡單,註冊兩個公司,每三年更換一個公司主體和您簽署勞動合同,因爲同一個合同主體第一次籤三年,第二次三年,第三次就要和您簽署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了,如果您工作十年因故被裁,您可能拿到N+1也就是11個月的工資,當時如果公司沒有使用同一個主體和您籤勞動合同,您被裁最多也就能拿到3個月的經濟補償。

套路二、查監控、查上網記錄

一些公司在裁員前調查公司監控記錄和上網記錄,如果發現員工遲到早退,瀏覽購物和遊戲網站,於是拿出公司規定,違反勞動紀律,直接辭退,一分錢的補償是沒有的,所以烏鵲君還是勸大家潔身自好,上班的時間就安心工作,不要做和工作無關的事情,否則因小失大,因爲瀏覽了幾分鐘淘寶被開除,不值得。

套路三、和員工溝通說是降低經濟補償金額,否則被公司辭退屬於不良記錄

這個套路是對一些在大的外企工作的人員確實有影響的,他們會關注員工尤其是高管的離職原因,如果是被辭退的,外企HR會認爲是不良表現,影響入職和應聘成功。

但是國內的公司一般都不會考慮這個,畢竟都是私營企業,大家都是爭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會糾結一些和實際工作無關的東西,所以您如果不是去外企謀職,不要相信HR的鬼話,就要經濟補償度過難關就好了。

好了,說了這麼多,烏鵲君希望疫情趕快結束,經營困難的公司趕快好起來,取得現金流,減少裁員,只有公司經營業績增加,員工才能漲工資拿獎金,公司經營不好,其它的都是空談、

其實公司僱主和員工本是一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公司業績不好賺不到錢,別說經濟補償了,正常工資都無法發放,所以還是真誠的希望疫情結束,經濟復甦,度過難關!

作者:烏鵲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