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农业之资、农民之根,观农村土地政策动向,察农民思想生活状态,敬请点击上方按钮,关注“土地观察员”!]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重要因素。农村老人不像城里的干部职工一样,到了60岁退休年龄便能领到每月几千元的退休金,只是近几年才有一个月百十来元的基础养老金,老年生活品质也远远比不上城里人。

农村老人养老只能依靠子女,但大部分年轻农民生活也并不宽裕,近些年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民只能依靠外出打工挣钱维持家庭花销,孩子上学、建房买房、人情往来等各类开销都比较大。老人大多都舍不得花子女的钱,很多农村老人70多岁了还坚持干重体力的农活或仍在外打工,有的常年身体有病也舍不得花钱治疗,更谈不上幸福的老年生活。

在城市里,“以房养老”的养老模式正在很多地方开始实行,因为房屋是城市老人的一份重要财产,城里老人可以用自己的房产换来养老的保障。随着农村土地政策的不断放活,承包地二轮到期后再延长30年,宅基地“三权分置”开始实施,承包地和宅基地都可以以有偿的方式退出,农村土地在某种程度上说也算得上农民的一份财产。

农村老人能不能“以地养老”,能不能以自家土地的退出换来养老保障?今年,有委员正式提出了推进农村“土地养老”模式的提案,以此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解决农村老人的后顾之忧。“土地养老”被正式提出,3大措施让农村老人无忧,“土地保障”还是“子女赡养”,农民老人自己可以作出选择,你支持吗?

(1)强化农村土地的财产权。这是农村“土地养老”模式推行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承包地以及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的提出,农村承包地可以自由流转、永久转让,宅基地可以同村转让、有偿退出,承包地承包权、宅基地的使用权都可以抵押贷款,农村土地的财产属性越来越强。委员提出要以新一轮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农村土地财产性权利的作用,推动农村以地养老。

(2)完善农村土地定价机制。推行农村“土地养老”后,农村老人老年生活保障如何,关键取决于自己的土地值多少钱。再一方面,农村老人的土地退出,能不能享受土地的增值收益,能不能享受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红利?因此来讲,推进农村“土地养老”模式,土地定价机制很重要。

(3)设定退出机制,尊重农村老人意愿。农村老人享有农村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的资格权、使用权,土地的退出要做到“公平有偿、来去自由”。老人与子女分户后,其房屋和宅基地、承包地是由子女继承还是选择退出,在养老方式上是选择以地养老还是子女养老,必须完全尊重老人的意愿。

你对农村土地养老问题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看法,欢迎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