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汽车销售数据中,有两个数字引起我的注意:汉兰达卖了7184辆,现代第四代胜达只有216辆。(下文插图来自现代官网)

如果你说:疫情期间销量波动大也正常,那我们再来看去年下半年的销量数据(胜达去年4月中旬才上市):汉兰达2019年7-12月售出5万辆,现代第四代胜达下半年销量仅有1.5万辆。

类似的遭遇也发生在JEEP大指挥官上。上市之初明确以汉兰达为对标车型,产品力不可谓不优秀,但销量就是上不去。我在想:胜达们,你们到底都怎么了?

品牌是躲不过去的坎儿。

即便没有政治上的那场风波,现代这个品牌在过去也不是国人最喜爱的合资品牌,一直在“合资和自主阵营之间”生存。

现代和起亚的产品也一直都以“低价高配置”作为核心卖点。我曾是起亚千里马、现代伊兰特的两任车主,我对现代车的评价是:无功无过,没什么大毛病,但也没有太多的亮点,动力差,油耗高,底盘素质一般,不过配置高,价格便宜,样子好看。

在政治风波出现以前,现代的产品虽然不能在中高端市场有所突破,却也在中低端市场和三四线城市赢得部分用户的认可,一度也曾销量不错。

遗憾的是,几年前的一场众所周知的政治危机影响到了国人对这个品牌的残存无几的信任,国人对那个国家的怨言连带发泄到了这个品牌身上,现代车型在国内的销量应声打了对折。

现如今,虽然政治影响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但品牌信任度的恢复又何谈容易?打开现代全线产品销量数据,你会发现几万、十几万的中低端车型在支撑整个品牌的销量,第四代胜达这样的价位上,即便是没有政治风波的影响,更理智的消费者对现代这个品牌的信任还处于低阶段。

消费者更趋理智,市场没有想象的大。

所有车企都看到了汉兰达的成功,都有计划或者正在推出一款对标汉兰达的车型,都打算在中型七座SUV市场上分它一羹。但这个市场真的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大吗?

我认为没有。

如果真的有那么大的话,丰田又何至于傻到限量供应汉兰达的发动机只保留约8000辆/月的产能?

这是一个看起来很香但其实并没多大的市场。中型七座SUV的消费者其实只是那些80后乃至于70后的奶爸而已,这些人早已成家立业,至少一个娃,在整个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中,这部分只是其中细分出来的一小部分。

很简单:你觉得离开校园一两年,正打算结婚买房的90后们,是愿意买菲斯塔还是愿意买胜达?

答案显而易见。

另一方面:汉兰达er们经过十几年的人生拼搏,知识和阅历都已有所沉淀,购物消费观更趋理智,买汉兰达就是奔着大空间,全家人宽敞出行去的,买丰田,更是冲着品牌的美誉度去的。现代胜达?enmmmm……挺香,但还是买汉兰达吧。

外观设计也不得不说一句。

现代第四代胜达其实看参数没毛病:一样大的车身,一样的2.0T动力,更多了两个档位的变速箱,价格更低配置更高。唯独这个外观设计,着实让人纠结。

虽然说颜值这个东西见仁见智,但胜达一发布,对外观的批评之声就不绝于耳。再看看销量更大的汉兰达,中庸朴实,无过便是功,有几个人说它不好看的?

第四代胜达的前脸分体式大灯过于未来,夸张的大嘴更显激进,让人接受起来有点费劲,尾部贯穿式灯带又显得那么另类,请问现代,你真的研究过汉兰达er们的消费心理吗?

其实,作为试车人我还真的去现代4S店里试驾过第四代胜达,虽然与品牌方也有接触,但自从我去年发布了菲斯塔的试驾视频后,估计现代已将我列为不合作车评人,再也不肯借我试驾车了。本着对胜达的好奇,我自己去北京现代4S店预约试驾了几圈胜达。

说实话,我认为从产品力角度对比,胜达不比汉兰达差,我甚至认为这代胜达的产品力比汉兰达更好。

首先:胜达全系都是2+2+2布局,聪明的避开了汉兰达2+3+2的优势领域;而且,如果你进入过胜达的第二排,你会被它巨大的第二排腿部空间惊到,真的太大了,第二排座椅可以往后推到夸张的地步,坐在那里你的膝盖离前排座椅靠背已经不是几拳的概念了,足足有半个手臂那么长。

其次:2.0T+8AT的动力平顺高效,开起来没毛病。虽然说不上多有激情,但汉兰达也没激情不是嘛,胜达的动力平顺方面一点不输汉兰达。只是绝对加速力度受限于车身并不是多强,胜在平顺吧。

最后:配置真高,价格真低。汉兰达虽然低配车也不贵,但你懂的,不加价的话根本买不到,看得上眼的配置,最后加完价,都奔着30万去了。胜达25万落地的版本配置已经高出30万落地的汉兰达几个档次,还不用预定等车,停车场几十辆等着你挑。

要说不足:噪音偏大,油耗不低,加速比汉兰达还是差一些,底盘一般,拉低了整体印象分。不过巨大的第二排座椅还是让我印象深刻。至于第三排,我没进去,没话语权。从性价比的角度总结,我认为胜达性价比要稍稍高过汉兰达。

然而这又如何?

胜达将如何破局?我认为或许等中期改款,优化外观,补强产品短板,再加上大幅度终端优惠,或许有望将销量提升至三四千辆每个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