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保研的姊妹机构——美国IIHS发布了每3年一期的汽车死亡率报告,统计了所有2017款车型,在上路3年内的事故死亡率,并且,还公布了死亡率最高以及最低的前20名车型。

在死亡率最高的车型中,福特嘉年华超越了长期霸榜的现代雅绅特,也就是现代瑞纳,登顶最致命车型之首。

并且,IIHS还发现,小型车的事故死亡率正在不断攀升,以现代瑞纳为例,它在上一期、也就是2014款车型的统计中,每百万辆的年事故死亡率为104例,当时已经是死亡率最高的车型。

而到了这一期、也就是2017款车型的统计,现代瑞纳的年死亡率攀升到了每百万辆116例,但即便如此,它也没能保住最致命车型的榜首位置,被每年每百万辆141例的福特嘉年华所超过。

事实上,所有小型轿车的平均事故死亡率,已经从上一期的每年每百万辆87例,攀升到了108例,恶化趋势很明显。

而在死亡率最低的车型中,零死亡率的车型数量,也从上一期的11款,减少到了7款。这7款零死亡率车型,分别是GMC育空XL四驱,英菲尼迪QX60两驱,路虎揽胜极光四驱,雷克萨斯NX四驱,奔驰C级四驱,保时捷卡宴四驱,以及我身边的大众第7代高尔夫。

第七代高尔夫,是死亡率最低的前20名车型里头,唯一的一款大众车型,也是过去20年来,除了雷克萨斯CT200之外,唯一一款取得零死亡率的紧凑型轿车。

同时,我们在IIHS的事故死亡率统计中,可以总结出以下五大规律。

规律一:新款车型的事故死亡率优于老款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众高尔夫,在上一期、也就是2014款的统计中,当时还是第6代的高尔夫,每百万辆的年死亡率高达63例,是行业均值的两倍。到了2017款,高尔夫更新为第7代,结构安全性提升,不仅得到了IIHS 2016年度TSP+超安全推荐,还一举跻身零死亡率车型。

所以,在IIHS等碰撞测试机构的驱动下,汽车的结构安全性,是随着迭代不断提高的。而福特嘉年华和现代瑞纳,事故死亡率之所以不降反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俩的2017款,都仍然属于老一代,还没有换代,所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当然,现代瑞纳在其后的2018年,已经更新为全新一代,也就是悦纳,IIHS碰撞成绩大幅提升。而福特嘉年华,则从2019年起退出了美国市场,再也不用接受IIHS的测试。

五大规律第二条:小车的事故死亡率高于大车

在死亡率最高的前20名车型里头,只有两款中型车——福特野马和日产西玛,其余18款,都是紧凑型或者更小的车型。

而死亡率最低的前20名车型里头,3/4都是中型或者尺寸更大的车型,小车只占1/4。

事实上,IIHS也统计了各个尺寸级别的事故死亡率情况,无论轿车还是SUV,死亡率最高的,都是小尺寸级别的车型。

尤其是小型轿车,每年每百万辆的事故死亡率高达108例,是行业平均值的3倍。

为什么小车的事故死亡率比大车更高?一方面,当然跟车主人群生活状态不同有关,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小车的车身结构强度,通常比不过大车,在与大车的对撞中,往往处于劣势。

这一点,在碰撞测试中是反映不出来的,因为碰撞测试,本质上是撞墙测试,相当于自己和自己对撞,只要车身的结构强度,能承受住小车自身重量所产生动能,就能通过测试。而厂家们也是这么做的:一吨的小车,就按一吨去设计结构强度,绝对不会按两吨去设计,因为成本太高。

这要应付碰撞测试,又或者跟自己同等吨位的小车对撞,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旦跟大车对撞,小车立马就会处于下风,因为大车的动能,超出了小车结构强度的承受范围。

这一点,IIHS已经多番验证过,比如Smart和奔驰C级对撞,丰田雅力士和丰田凯美瑞对撞,结果都是小车一败涂地。

也因此,很多人问同一个品牌,该选鸡头还是凤尾时,我们往往都推荐凤尾,因为高一个尺寸级别,不仅工艺用料会更严格,结构安全性往往也更高。

五大规律第三条:轿车的事故死亡率高于SUV

在死亡率最高的前20名车型里头,只有两款是SUV,分别是雪佛兰创酷,以及三菱劲炫。相反,轿车则有17款之多。

而死亡率最低的前20名车型里头,只有四款是轿车:奔驰C级,大众高尔夫,日产聆风,以及雷克萨斯CT200。而SUV,则有13款之多。

当然,IIHS也做了全部轿车和SUV的分类统计,结果显示,轿车的事故死亡率,是SUV的两倍:轿车是每年每百万辆48例,而SUV是每年每百万辆25例。

当然,SUV还不是最低的,事故死亡率最低的,是MPV,每年每百万辆22例。而皮卡的事故死亡率,则是每年每百万辆29例。

美国市场的MPV,尺寸都偏大,它们跟轿车对撞时,就是大车撞小车,拥有重量优势。而SUV和皮卡跟轿车对撞时,除了重量优势之外,还拥有底盘高度的优势。SUV和皮卡的防撞梁和纵梁,位置要高于轿车,对撞时,会直奔轿车上部最脆弱的部位而去。

这一点,在IIHS的皮卡和轿车的对撞测试中,也已经多次验证过,结果都是轿车全方位落败。

五大规律第四条:豪华品牌的事故死亡率,要低于普通品牌以轿车为例,同样是中型轿车,普通品牌的事故死亡率,是每年每百万辆43例;而豪华品牌中型轿车的事故死亡率,则是每年每百万辆22例,比普通品牌低一倍。

这一方面,当然跟车主人群的生活状态不同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豪华品牌的车辆,往往都配备了更为先进的主被动安全配置,在事故发生时,能给车内的乘员提供更多的安全保护。

五大规律的最后一条:德系品牌的事故死亡率,要低于美日韩系

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德系品牌大多数都是豪华品牌,主被动安全配置相对完备。并且,豪华品牌又通常以大车为主,小车的比重相对低,对撞时往往拥有尺寸优势。

所以,尽管在死亡率最低的20款车型里头,德系品牌只占了5款,并没有明显优势。

但是,在死亡率最高的20款车型里头,德系品牌一款都没有,完胜美日韩系。

这五大规律,虽然是来自美国IIHS的事故统计,但同样适用于中国市场,尤其是前四条。

至于第五条,德系品牌的事故死亡率低于美日韩系,是不是也同样适用,则有待商榷。德系最主要的问题,出在大众汽车的身上,它在中国疯狂的偷工减料,导致它的国产版车型,结构安全性远不及美国版。

尤其是上汽大众帕萨特,至今仍然保持着中保研25%正面偏置碰撞的最差记录,成绩之差远远抛离了倒数第二名的上汽大众途观L,其他厂家必须非常的丧心病狂,才有可能打破帕萨特的最差记录。

有没有这么丧尽天良的厂家呢?但愿没有。(转载于:一鹿有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