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据工信部官博@工信微报消息,昨天,国药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盲态审核暨阶段性揭盲会在北京、河南两地同步举行。

揭盲结果显示:疫苗接种后安全性好,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不同程序、不同剂量接种后,疫苗组接种者均产生高滴度抗体,0.28天程序接种两剂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100%。

本次新冠肺炎从武汉爆发后,不仅在国内蔓延,在海外各国也快速风靡扩散。

首批华南海鲜市场确诊后,武汉金银潭医院第一时间就在柳叶刀上发布了病情通报,此后各种疫情专业论文蜂拥。

疫情风靡的同时全球超96家公司和学术团体在研发新冠疫苗,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疫苗大致有五种类型: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和重组病毒载体疫苗。

灭活疫苗,很容易理解,就是直接把病毒杀死,把尸体扔给免疫系统,让她认,下次再遇到,免疫系统就能认出,然后产生抗体干掉病毒。

减毒活疫苗,就是先培养病毒,让其进行二次或多次变异,然后从这些病毒中筛选出毒性较小的制成疫苗,给免疫系统练练手,这种疫苗注入人体时是活的,所以能全面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但安全性要求较高,风险也较大,虽说这些病毒毒性较小,万一你比它还弱呢?那岂不是引狼入室,直捣水晶?

重组蛋白疫苗,先拿病毒的某些特征给免疫系统认,比如新冠病毒有“冠”,那我就让免疫系统认这个“冠”,下次再遇到这个“冠”就直接干掉。缺点也很明显,毕竟只给了部分特征给免疫系统认,而且没有活性,可能会被免疫系统忽视。

核酸疫苗,直接把某些蛋白注入人体,让其在细胞内转化成病毒的某些特征,再让细胞识别,粗略理解就是让细胞自己制造出具有病毒特征的细胞,然后再用细胞干掉她。这种疫苗是最简单的一种,只要知道病毒的基因序列,然后反向合成就行,简单快速。

美国打的第一针疫苗就是这个。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是把致病病毒A的一部分基因植入到不致病的弱鸡病毒B里,重新组成病毒C,这个病毒C具有病毒A的长相,但又和病毒B一样弱鸡。

目前我国这五种疫苗在同时进行,其中中生集团武汉制品所和北京生物制品所承担着灭活疫苗的研发、中科院微生物所及军科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等单元承担的是重组蛋白疫苗的研发、军科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少将团队和天津康希诺承担的是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发,减毒活疫苗和核酸疫苗因为是2018年刚诞生的技术,中国与全球保持同步。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工信微报说的灭活疫苗就是中生武汉和北京生物合作搞出来的。

疫苗毕竟要注入人体,而人体又是复杂的,千人千面,所以疫苗研发出来到普及还需要很长时间要走,根据现在已进入临床试验,效果喜人,如果顺利的话,年底大家应该就能打上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