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影院復工的消息,從3月份到5月份,一直有傳出。

直至6月5日,國家電影局通知:全國影院開業時間要統一。實際上,早在5月8日,國務院就曾發佈指導意見,指出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影劇院等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

這在當時,無疑給了大家打了一支“強心針”:影院復工,不會遙遙無期。

在過去的這個2020年春節檔,曾被寄予成爲影視寒冬破冰的希望。而在除夕前,多部令人期待的電影也做好充足準備,甚至有的已經開啓預售,成績喜人。

但卻在1月22日開始,因爲疫情,多部大片宣佈撤出春節檔。相比春節電影黃金期,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在這期間,有的電影選擇了線上播放,但大部分還是“蟄伏”起來了。

電影院復工後,相信不久,我們就能看到了。春節檔錯過的這些電影,已經很讓人迫不及待想看了。尤其是這幾部,不進電影院看的話,總感覺會有一點點遺憾。

01《奪冠》:振奮人心的比賽場面,一起看,更盡興!

2019年,中國女排奪得世界盃冠軍,國民興奮不已。

要知道,那是女排啊!無論多少年,無論曾經歷過多少艱辛,女排從來不會讓大家失望。那是一羣永遠值得全國人民爲她們驕傲的姑娘,那是一種鼓勵了許許多多普通人的拼搏精神。

導演陳可辛,找來了鞏俐,造型上做得和女排教練郎平很接近。鞏俐充分發揮演員的專業,觀察模仿郎平在生活中、比賽場上的一些小細節,使角色和真實人物更神似。

到底有多像?當時在球場,連隊長朱婷都認錯人了,以爲做上造型後的鞏俐,就是自己的教練郎平。

還有另一個值得期待的,便是黃渤。電影中,黃渤飾演女排前主教練陳忠和。

陳忠和開創了中國女排第二個黃金時代,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女排走出沉寂17年的低谷,接連奪得2003年女排世界盃冠軍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冠軍。

不演喜劇的黃渤,又會有什麼樣的驚喜!

爲什麼說影院復工後,電影《奪冠》非常值得期待?因爲電影中比賽的場景、道具,以及運動員的服裝,都做到了1:1還原歷史。

也就說,年輕的觀衆錯過了女排80年代的輝煌場面,可以在電影裏真正地感受當時的震撼。還原度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有人把預告片和當年比賽的畫面做對比,幾乎運動員的某些關鍵動作都一模一樣。

你想想,在電影院裏看,不是相當於和許多同樣喜愛女排的人,聚在一起觀看比賽了嗎?那種興奮感、刺激感,毫無疑問會加倍。

02《唐人街探案3》:無法快進的燒腦推理,還有日本的風光大片

春節檔預售,《唐人街探案3》票房已過億,創下華語電影預售票房最快破億紀錄。

2015年的《唐人街探案1》,對導演及幾個主要演員來說,是人生的破局之作。

當時的劉昊然,還是大熒幕新人一枚,王寶強演藝事業也需要重新打造突破口,結果《唐人街探案1》成了這對另類CP的全新代表作。

因爲個人婚姻問題,很久沒有接到表演的潘粵明,以一個邋遢肥胖的中年大叔形象,短短地亮相,卻讓大家再次關注到他。

14歲的小女孩張子楓,憑藉電影末尾那讓人毛骨悚然的一笑,成爲名副其實的“小戲骨”。

而新人導演陳思誠,也憑藉這部電影站穩腳跟,並且開創了獨具特色的“喜劇+探案”模式的電影,並一步步去完善那個“唐探宇宙”。

燒腦升級。只有安靜地坐在電影院裏,才能安靜地跟隨電影的節奏去思考。

另外,全程使用ALEXA IMAX 攝影機拍攝,是全球第四部全片使用該設備攝製的商業電影。秋葉原、新宿、澀谷等銀幕罕見的場景,全部通過寬廣的取景器和觀衆相見。

陣容上,更是華麗麗。王寶強、劉昊然的CP,加上泰國明星託尼賈和日本老公妻夫木聰,四個人,橫行東京街頭。

還有日本明星長澤雅美、三浦友和、淺野忠信、鈴木保奈美、染谷將太的黃金配角,陣容太強大了!

日本黑幫、紋身,溫泉浴室,滿滿的東瀛風情,也在電影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03《緊急援救》:導演“林超賢”,這就是不能不看的理由!

這幾年,導演林超賢開闢了一條新路:主旋律又商業化的類型。

最終不但做出了好口碑,也收穫了高票房,比如:《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

在林超賢的電影中,主角們常常被“虐”。到了《緊急救援》,又“虐”出了新高度。

電影是海上救援題材,顯而易見,許多的戲份會發生在海上,和水有關。而一貫堅持“求真”的林超賢,在《緊急救援》中,依然任性。

飛機直接墜落到海面上,瞬間分崩離析。

水撲面而來,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種壓迫感和恐懼感。

油田燒起來,瞬間變成了火海。

海上救援的險境,林超賢不遺餘力地展現。

而對演員的訓練,簡直是魔鬼。連彭于晏這種衝浪好手,簡直都要崩潰。超過6000米的深水水壓,演員要做動作,單單要客服壓強,就比陸地上要難上好多倍。

連女演員都不放過。辛芷蕾抱怨說,在游泳池底拍,都不給氧氣!

每天泡在水裏,心態和身體都要崩壞了。

而這樣具有強烈衝擊性的震撼場面,如果不是在電影院觀看,效果都大打折扣了!

此外,還有像國漫之光《姜子牙》、劉亦菲、甄子丹、鞏俐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等,也非常值得期待。

毫無疑問,這段時間對影院來說,纔是艱難的“寒冬”。有的撐不下去了,關閉了,有的還在想盡方法堅持着。

但不管怎樣,經過這一次,影院也要求變。在當前移動互聯網佔據人們大部分生活的情況下,院線和內容方、互聯網企業之間,是否會有更好的合作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