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亲情不分国界,当今社会人们形成的普遍共识是,最真切的亲情血缘关系是不分年龄国界和种族的。两代人之间的隔代亲情,虽然有隔阂和冲突,但是在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面前,最终将回归人性的本质而归于和解,在爱与关怀的支撑下体现亲情的包容性。从陌生抗拒到依依不舍,这种情感变化温馨而真实。2012年2月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了一部讲述祖孙隔代亲情的现实电影,在巧妙引入中西方不同思想和文化观念的同时,以亲情为引子,探讨传统文化、亲情以及价值观差异。啼笑皆非之余,给人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间。

从国产电影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部剧本台词俱佳、制作精良的小成本电影,没有什么大牌阵容,角色人物设置也十分简单。但是值得称道的是,这部电影的创作灵感绝大部分是来源于生活,可以说是以生活为原型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艺术还原。此外,在电影院线排片很少的情况下,却能得到观众的夸赞和肯定,足以说明电影的成功。

可以说,这是一部老戏骨独立支撑起来的电影,老艺术家罗京民贡献出很棒的演技。他所扮演的角色是整部戏的灵魂,在他背后,代表了孤独而倔强的农村空巢老人,代表了拯救皮影戏这个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者,更是代表了淳朴憨厚的亲情教育观念。

以传统家庭亲情为题材,加入了异国元素和传统艺术传承的成分,大团圆皆大欢喜的结局走的是国产电影的一个老套路,但不可否认的是,片中传递出的真挚祖孙情还是十分感人的,那种纯粹的亲情关爱打破了庸俗剧情的局限,温情十足。

当传统的祖孙隔代亲情融入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观念,隔代代沟与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发生冲突与碰撞,会产生怎样意想不到的结局。笑点与温情并存,你会发现这部电影的不同之处。

喜剧性的笑点,戏剧性的冲突,文化观念差距的背后是浓浓的温情

这部由央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出品的电影虽然在某些细节上略显粗糙,但这并不能否认它的出色,且贵在真实。平淡的剧情下,讲述人们习以为常但充满话题的隔代亲情,并将建立这种跨越国界亲情桥梁的纽带放在面临失传风险的传统艺术皮影戏上,可谓是一举两得。

本土爷爷与洋孙子的组合设定,这本身就为后面满满的喜剧化笑点埋下伏笔。跨越国界的文化冲突,不仅体现在亲情关系的相处上,在饮食习惯、生活习性、价值观念上也是差距明显,多样化展示这种冲突和碰撞也是本片的重点内容。

皮影戏,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门绝活,在电子产品充斥孩子们世界的同时,也让它的传承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在片中,它作为亲情交流的中介,从互相排斥到惺惺相惜,完成情感升华的同时,也让人们正视它的没落,重视对这门艺术的拯救。

电影中戏剧化冲突带来的笑点,在体现中西方文化观念差距的同时,也将对皮影戏的拯救与保护的呼吁带给更多的观众。除此之外,即便是跨越国界,但是爱的善意以及它所带来的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是地域和肤色不能改变的。平淡温情的背后,我们收获的是更多的理解和关怀。

“老少”组合,“土洋”搭档,朴实的故事是对亲情包容性的生活诠释

在演艺界驰骋多年的老艺术家罗京民的演技一直被人称道,特别是对于农村题材的电影来说,他将电影里的爷爷形象演绎得很到位。在这部电影里,罗京民饰演的老杨头是一个多面化的角色,“老”而“土”,既是亲人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也是一名皮影戏艺术的传承人,他的眼神动作都是戏,看起来特别和蔼可亲。

但从这个角色来讲,祖孙亲情由生疏到亲密的转变和思想观念的碰撞,对演员的演技是由较高要求的。就是罗京民凭借丰富的生活阅历以及对角色恰到好处的把握,才诞生了很多经典搞笑但感人的桥段,让人笑中带泪。

在丁佳明饰演的布鲁克斯身上则代表的是一种海外文化,“少”而“洋”,在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上与农村生活格格不入,这也包揽了很多笑点在里面。就性格而言,他调皮捣蛋,对异乡没有归属感,对亲情的生疏到不舍的转变才是这个角色的灵魂所在。

只不过由于演技上的先天不足,他在电影里的某些场景还是有些出戏,但是这并不影响整部电影的节奏感。

整部剧涉及到的角色并不多,除了爷孙俩,刘天佐饰演的文化站站长则在另一条主线上助推老杨头的皮影戏班的开班。王站长这个角色主要是为皮影戏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而设置的,他也在爷孙俩之间充当润滑剂的作用。

自始至终,电影讲述的故事都是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朴素的故事脉络下人和事都显得很温情,特别是爷孙之间细腻的情感变化都是对生活的形象诠释,这也间接地佐证了亲情的包容性。

当“蜘蛛侠”走进皮影戏里,亲情隔阂的化解也意味着亲情无国界

影片里罗京民饰演的老杨头是以为皮影戏艺人,手里的绝活能够让每一个角色形象在他的戏里显得惟妙惟肖。随着蜘蛛侠被踩坏和门被拆,机缘巧合走在一起的爷孙关系降至冰点。年龄和文化上的差异,似乎让这层关系显得更加飘摇不定。

一个是对西方英雄形象“蜘蛛侠”的喜爱,一个则是对中国神话人物“孙悟空”的完美演绎,在皮影戏中,两位英雄人物的狭路相逢,也预示着这场中西方文化观念的冲突,以和平相处的结局收场。不仅让传统艺术得到传承,也无形中改变了亲人间的关系。

影片的后半部分,“水井”成为爷孙俩亲情关系加深的见证者。围绕院子里的那口井,从老杨头口里念叨出来的台词,无不表现出对亲情离别的难以割舍。此时,水井成为一种情感寄托,在生活恢复往日平静回到孤身一人的状态时,那段一起相处日子的点滴回忆,在这口井的平静水面上不断闪现。

急切的想念和深切情感寄托,悄然化解了亲情隔阂,这也是孙子走后孙老杨头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平日里的各种欢乐和小感动,此时成为一种精神的力量,跨越国界和民族,形成一种浓浓的隔代情。

亲情是相通的,长辈对晚辈的关怀与爱,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与爱护,这些行为都是人们所共有的,只是在不同国界和文化氛围下思想观念存在差异罢了。电影的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唐装元素的加入更加表明了本片导演对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视。

当然,爷孙间因为相处产生的深厚感情,这是对亲情主题的一次情感升华。它在强调真挚情感可贵的同时,也是对亲情包容性的一次探讨。当加入“蜘蛛侠”的皮影戏在老杨头手中开演,这也就意味着中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强调亲情的包容和温情。

隔代亲情如何相处,应当给予更多的相处时间和沟通方式

相比而言,亲情诚可贵,它对我们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家庭不得不面对隔代亲情教育的问题。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长辈和晚辈在很多方面会存在隔代矛盾。如果不能很好地消除这种矛盾,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那么,要解决这样的问题,该从哪方面入手呢?

其实,亲情的无价与包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善良的人性,它能够接纳你不小心犯下的错误,在你最孤立无援的时候,伸出援手的只有亲人。特别是现在非常普遍的隔代亲情相处模式里,老一辈的过度溺爱和疏于照顾都是不可取的。作为父母,应当争取更多的时间与孩子相处,在作出正确表率作用的前提下积极拓宽与孩子的沟通渠道;作为老人,应当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及时交流与沟通,这对于化解隔代矛盾是大有好处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