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宣傳週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5月9日至15日爲防災減災宣傳週。在這一週,我們將每天與大家分享一篇優秀的地震科普文章,希望能夠提高大家對地震的瞭解,增強防災減災的意識和能力。

什麼是火山?

在火山學工作者的日常生活中,提到火山,經常會遇到如下幾個疑問:什麼是火山?中國有火山嗎?而往往直擊靈魂的問題就是,你們研究火山有什麼用?下面將嘗試從地球圈層系統的角度,理解火山對地球的意義。

火山是地球上最普遍的山體地貌形態,它的形態有很多種。以我國的火山爲例,長白山屬於複式火山,也是我國最大的火山山體。我國還有很多的小型火山山體,它們以巖渣錐和瑪珥火山(maar)爲主。

長白山(圖片源於網絡)

巖渣錐. 由小到大依次爲小空山、大空山、黑空山(騰衝,陳正全拍攝)

瑪珥火山 (龍崗東龍灣,陳正全拍攝)

火山作用形成的山體形態各異,體態優美,觀賞性很高。在我國,很多火山區都被建設成爲地質公園,供遊客觀光體驗。

火山不僅僅具有觀賞性,其神祕色彩也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爲了理解火山作用過程,火山學一步步地發展起來。根據目前人們對火山作用的理解,火山學是研究岩漿起源、在行星地幔中上升、穿過行星地殼噴發到行星地表的學科。火山學涉及到岩漿的物理、化學演化,岩漿的運移和噴發,以及在地表的火山物質堆積。一些火山作用過程會形成重大的自然災害,而其他的火山作用過程對社會極爲有益。

岩漿(實際上,熔融的硅酸鹽,在地下稱爲岩漿,噴出地表以後被稱爲熔岩)

地球系統——圈層

爲了便於研究,根據不同的物理性質和物質組成,人們將地球劃分成了不同的圈層,由地球內部延展到宇宙空間。這些圈層中,我們將地核、地幔、地殼稱爲“內圈層”,將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稱爲“外圈層”。由於人類活動對地球系統施加的影響日益劇烈,一些學者也在探討“人類圈”的含義和對地球系統的意義。

地球圈層的厚度與密度(汪品先, 2018)

火山作用在地球圈層中的位置

目前已知的火山活動,主要作用在地幔、軟流圈、岩石圈、水圈、大氣圈。有一些理論將火山作用的起源向下延伸到了地核,認爲是地核的一些作用觸發了火山活動。我們從現在從內圈層到外圈層,看看火山噴發是如何穿過地球不同圈層結構的。

岩漿的產生

地幔是地球各圈層中體積和質量最大的圈層,其體積佔地球系統的83%,質量佔67%(順便說一下,地殼佔據地球系統的體積<1%,質量<0.5%)。地幔的溫度可能是1300-1600℃(計算出來的),並且絕大部分是固態的岩石。這些岩石熔融便形成岩漿。

(上)地幔熔融的條件,目前認爲有兩種:1. 局部地幔的壓力降低(減壓熔融);2. 板塊俯衝過程中,地球表面的水被加入地幔,降低了橄欖岩的融化溫度。這裏涉及到物態的轉化,請有興趣的童鞋搜索“固相線”的相關信息。在大洋中脊、俯衝帶弧後盆地、洋島、大陸內部的火山,很多都是減壓熔融(decompression melting)形成的岩漿活動。

部分熔融的三種方式. 1 升溫, 2. 減壓, 3. 固相線左移(一般是流體加入)(Sigurdsson et al., 2015)

第二種地幔熔融方式,就是上圖中的3箭頭(固相線左移)。這種方式發生在俯衝帶環境中,俯衝帶堆積物中的揮發分進入到地幔二輝橄欖岩,改變了地幔的化學成分,使其固相線的溫度低於當前的溫度。這個概念被稱爲“凝固點降低熔融”。

這兩種岩漿產生的方式,是與板塊構造運動相聯繫的,涉及到的地球圈層是上地幔和軟流圈。還有一種岩漿上湧的方式,它們處在板塊內部,與板塊構造關係較小。這就是地幔柱

地幔柱(熱點火山)

板塊構造理論不能解釋一些板塊內部的大型火山,於是熱點理論(或地幔柱理論)出現了,用來解釋夏威夷火山和類似我國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成因。這種假說認爲,驅動這些火山形成的岩漿作用來自更深的圈層,即熱的地幔柱(mantle plumes)在覈幔邊界升起(地下~2900 km深度)。地幔柱本身是固態但溫度較高的岩石,形態爲蘑菇狀。【請注意,地幔柱與熱點是兩個概念。地幔柱是“柱”,熱點單指火山噴出的那個“點”】

岩漿的上湧

岩漿產生之後,由於密度低於周圍的岩石,或者受到擠壓,會沿着裂隙上湧。在地幔柱條件下,類似於直接上湧。岩漿在上湧的過程中,可以直接噴出地表,也可以在地殼中存留一段時間,形成岩漿房。如果不噴出地表,就成了侵入岩。岩漿房中的岩漿可以與圍巖發生混合、交代等作用,並改變岩漿成分。在合適的條件下,就會繼續上湧並噴出地表。

岩漿噴出

岩漿上湧到地殼表層時,由於壓力急劇下降,揮發份出溶,產生氣泡化和碎屑化。如果出溶較快,碎屑化較強,就會形成火山碎屑物質。這些碎屑在壓強差的作用下猛烈地噴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噴發。有時,揮發份出溶較慢,岩漿直接溢出地表。

岩漿內揮發份在近地表的出溶和岩漿的碎屑化(Cashman & Sparks, 2013)

岩漿或碎屑噴出地表後堆積在火山口附近,就形成了火山結構,也就是我們通常看到的火山景觀。

在碎屑化強烈的火山噴發活動中,火山灰是主要的噴發物,也伴隨有大量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在巨大的噴射動力驅動下,這些物質組成的噴發柱能夠直達平流層。

火山灰在大氣圈的動力過程

小結:,火山活動在地球系統的各個圈層中,涉及到了地幔、地殼、大氣圈等圈層。如果火山噴發出現在海洋中,即直接與水圈發生作用。

那麼,具體有哪些物質交換呢?

火山作用與地球圈層物質

火山作用在地球圈層中,從核幔邊界開始,作用在地幔、地殼、大氣圈(水圈)等圈層,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承擔了地球各圈層之間的物質交換。水和碳元素在不同圈層的循環,是地球與其他星球的區別。即:地球系統通過水循環和碳循環,爲生命提供了存活與繁衍的條件。

水循環

水圈主要指的是地球表層水,包括了海洋、河湖、地下水、冰和大氣中的水份。如果將地球表層水聚集在一起,體積是13.86億km3 (地球的總體積是~10000億km3)。

地球表層水的分佈(汪品先, 2018)

地球表層水同時呈現三相形態。其實,在地球內部也有水的存在。不過它們是結合在礦物的晶格中。晶格中的水不是水分子,而是水分子分裂出的羥基(OH)進入到了硅酸鹽礦物中。上地幔的主要成分是橄欖石,是儲水大戶,其含水量隨深度向下遞增。到了下地幔(670km以下),礦物成分發生變化,儲水能力降低。

地幔含水量的推測數值(ppm=10-6)(汪品先, 2018)

地球表層水和內部水是在火山作用過程中進行交換的。地球內部的水,在洋中脊和大洋島嶼的火山活動中,被岩漿活動帶到地表。地球表層的水在板塊俯衝過程中,隨着板塊被帶入到地幔深入。這是地球系統中最大尺度的水循環。

地球內部的水循環(猜想)(汪品先, 2018)

現今地球表層水圈的總水量爲1.4×1020 噸,計算得到的海溝俯衝的水通量約爲每百萬年24×1016 噸,進入地幔深處的通量爲每百萬年9×1016 噸。目前,對於地幔到底具有多少水,沒有一致的看法。有一些估算暗示地球內部水量與地表水量相當。人們主要通過地幔與大洋中氧同位素(δ18O)比例對此進行研究。

碳循環

岩漿的揮發份中,除了水份,還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地球圈層系統的碳循環,也是在板塊俯衝的過程中,碳酸鹽被帶入地幔深部,再以火山噴發的形式排放出CO2。

火山活動排放溫室氣體的方式有兩種:間歇期氣體排放和噴發期氣體排放。火山CO2釋放到空氣中的主要途徑是間歇期排放,相對而言,噴發期的CO2排放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例如,過去兩個世紀中四個最大火山噴發活動產生的CO2釋放量,相當於同期間歇期火山CO2排放量的1%。

由於在洋底測量CO2釋放量具有很大難度,大洋中脊的海底火山噴發對地球碳排放的貢獻目前還具有不確定性。少量的研究表明,全球大洋中脊的CO2通量是50-100 Tg a-1,但是也有研究估算爲~ 800 Tg a-1。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對俯衝帶海底火山的研究中。

現階段人類活動產生的CO2是~35 Pg a-1,大於目前已知的火山氣體排放。但遠小於地質歷史時期火山噴發的排放量。

火山噴發活動和人類活動釋放CO2量的比較。(Tg=1012 g; Pg=1015 g)(Sigurdsson et al., 2015)

複雜的地球圈層

與類地行星和月球相比,地球圈層更爲複雜。而火山活動是這些圈層之間物質交換的紐帶。

火山學工作者是幹什麼的?

我們對地球深部的理解,源於兩種主要手段:地球物理探測和地球化學測試。地球物理學研究就像用聽診器傾聽地球內部的聲音,通過各種波形解譯瞭解地球內部結構和變化。我們無法到地球內部直接觀察,所以,地球化學分析,就是將地下噴出的岩石(或構造運動抬升的岩石)進行分析測試,並使用高溫高壓實驗進行類比研究。從研究對象的角度來講,地下百公里乃至更深處噴出的岩石,是我們研究地球內部環境和成分的唯一依據。

火山學工作者是一羣“地質匠”。前輩們多是用腳步丈量祖國的火山岩分佈區,用地質錘捶打手標本,用放大鏡觀察組成岩石的礦物特徵。他們將野外樣品帶回實驗室,通過物理化學分析,探討火山岩的形成過程及其相關的地球系統奧祕。

火山學科日益發展,目前,物理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空間對地科學、火山監測技術、火山災害學等學科和手段都成了火山學研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火山學工作者的研究工具和研究內容也在隨之增多。現在,火山地質工作也可以很“高大上”,如用電鑽取巖芯,用無人機和人造衛星獲取地貌數據;野外定點觀察,也有精準的“北斗”導航!

年輕的火山學工作者,正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沿着前輩的足跡,使用着更爲先進的技術手段,探究火山的祕密,認識我們的家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