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一個位居歐洲中部的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歷史上,德國的版圖變遷很頻繁,比如一戰後損失了7.2萬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二戰後又被剝奪了11.2萬平方公里的疆域。雖然領土經常處於一個不穩定狀態,但是現如今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其鄰國卻不存在任何領土爭端,這主要是因爲在兩德統一前夕,德國已經明確承認了歐洲戰後疆界的不可侵犯性,也就是說德國已經永遠放棄了索要二戰後的失地。

1德國放棄索要二戰後失地是聯邦德國新東方政策的延續。

新東方政策是維利·勃蘭特在1969年擔任聯邦德國總理後逐漸成型的,該政策以緩和、均勢和聯盟爲基礎。

“緩和”指的是改善與蘇聯和東歐國家的關係,以謀求統一的時機;

“均勢”指的是承認二戰後東西方兩大軍事集團之間對抗的事實;

“聯盟”則是新東方政策以聯邦德國與美國結成的牢固的聯盟關係爲後盾。

而在具體實施環節,新東方政策的達成主要是通過一系列條約的簽署實現的。

1970年8月,勃蘭特總理訪問蘇聯,與勃列日涅夫簽署了《莫斯科條約》。該條約聲明,雙方保證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承認歐洲疆界的不可侵犯性和四大國分區佔領柏林的權利。同年12月7日,聯邦德國和波蘭在華沙簽署了《關於兩國相互關係正常化基礎條約》,在該條約中,雙方保證不得使用任何武力,並言明奧得河和尼斯河一線的邊界是不可侵犯的。

新東方政策是聯邦德國意欲在國際政治舞臺上重新發揮重要作用的直接體現。1952年,聯邦德國經濟的主要指標均超過戰前水平,進入六十年代以後,其更是將英法兩國甩在身後,成爲歐洲頭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但在締造令人羨慕的奇蹟後,這個經濟大國卻仍是一個“政治侏儒”,這種狀況是勃蘭特等聯邦德國領導人特別急於改變的,所以新東方政策應運而生。聯邦德國想立足於西歐和美國,主動發展與蘇聯和東歐國家的關係,但在兩極對立的格局下,其想緩和關係,就必須要有拿得出手的籌碼,或者是經貿關係的發展,或者是放棄索要失地,承認二戰後的歐洲新秩序。爲此勃蘭特向東方表現出了極大的和解誠意,他放棄一貫的立場,不再堅持修改領土現狀,不再堅持恢復1937年邊界,並願意承擔德意志第三帝國犯下的戰爭罪責。

新東方政策消除了蘇聯和東歐國家對聯邦德國的敵視態度,這爲兩德的統一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所以勃蘭特之後的歷屆政府基本上繼續執行了這一政策,所以在1990年,聯邦德國總理科爾聲明統一後的德國不會向波蘭的波美拉尼亞、西里西亞和蘇聯的加里寧格勒提出領土要求,奧得河和尼斯河一線將是德國東部的永久邊界。科爾此舉的意圖十分明顯,那就是他想借此換取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在兩德統一問題上作出讓步。

2德國放棄索要二戰後失地以換取蘇聯支持兩德統一。

二戰後,德國一分爲二,然而物換星移,歲月匆匆,1989年11月,受到蘇聯“新思維”影響的民主德國爲穩定局勢,開放了柏林牆和兩德邊界,這一決定如同緊閉的閘門突然打開,柏林牆兩側的人們長期積壓的同屬一個民族的意識突然迸發了出來,一個千載難逢的實現兩德統一的機遇出現了。但兩德統一併不只是德意志人自己的事情,其還需要獲得四大國同意,其中蘇聯的態度堪稱德國能否順利實現統一的最大外部障礙。

當時世界輿論普遍認爲蘇聯不會作出太大的讓步,但1990年7月,戈爾巴喬夫卻出人意料地與聯邦德國總理科爾達成了有關兩德統一和德國加入北約的諒解協議。戈爾巴喬夫此舉雖然轟動一時,但卻不難理解,這是因爲科爾用一系列承諾和保證照顧了蘇聯的安全利益。這些承諾和保證包括提供鉅額無息緊急貸款、不在原民德領土上部署北約軍隊和進行軍事演習、縮減軍備、與波蘭簽訂邊界條約、不向加里寧格勒提出領土要求等。總之在科爾遊說下,蘇聯認爲失去民德而收穫整個德國是值得的。

1990年10月3日,兩德以民德併入聯邦德國的方式實現了統一。這次,德國不是用“鐵與血”,而是通過充分釋放善意的方式完成了國家統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