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礎設施REITs試點催生國企改革新空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企控制的大量基礎設施資產,通過合適的金融工具,可以變成普通百姓也能參與的投資產品。今年6月,證監會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佈《關於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宣告我國基礎設施公募REITs正式起步。在近日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組織的行業沙龍上,與會人士指出,基礎設施REITs將促進國資國企存量資產加快資本化、證券化,爲國企輕裝上陣、加速奔跑提供契機。

所謂REITs,是一種以發行收益憑證的方式彙集投資者的資金,由專門的投資機構進行不動產投資經營管理,並將投資綜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給投資者的一種信託基金。基礎設施REITs作爲國際通行的配置資產,具有流動性較高、收益相對穩定、安全性較強等特點,能有效盤活存量資產,拓寬社會資本投資渠道,推動基礎設施投融資市場化、規範化發展。

在我國,大部分基礎設施資產掌握在國企手中,典型者如各地的城投公司。“當前,國企改革已進入攻堅期。以管資本爲主的改革導向,需要各種金融創新的支撐。長期以來國有資產中有大量固化、不可流動的資產,這對國有資本優化佈局形成了障礙。”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院長羅新宇說,基礎設施REITs新規的出臺,呼應了存量資產的改革需要,對國有資本優化佈局和功能發揮將產生深遠影響。

“其實,可以把基礎設施REITs理解爲項目公司的小型IPO。”富國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曹玥表示,公募REITs是基礎設施與資本市場之間的搬運工。通過公募REITs,可以在項目公司中吸引社會資本參與,也可以在戰略投資層面引入員工持股、管理層持股等措施。如此一來,既降低了基礎設施項目的負債率,又推動了國企混改,實現各方共贏。

根據《通知》,我國的基礎設施REITs試點優先支持京津冀、長江經濟帶、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海南、長江三角洲等重點區域,支持國家級新區、有條件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展試點。優先支持基礎設施補短板行業,包括倉儲物流、收費公路等交通設施,水電氣熱等市政工程,城鎮污水垃圾處理等污染治理項目以及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

“傳統意義上,基礎設施主要指大交通、大能源、大水務、大通信等。據我們測算,能夠達到公募REITs基本分紅要求的基礎設施資產總量大概在80萬億元左右,市場空間很大。”上海國資研究院投融資中心首席專家、中國保險資產管理協會資產證券化專業委員會顧問羅桂連說。

一些產業園區開發公司對基礎設施REITs試點表達了強烈的興趣。張江高科戰略發展部總經理趙海生表示,張江高科主要負責上海張江科學城的開發建設。“一方面,張江有很多優質的基礎設施資產,有些被外資收購的基礎設施資產,年化收益率達到30%左右。張江願意拿出好的基礎資產與國內投資者分享。另一方面,園區的發展、擴容需要大量的資金。公募REITs大有可爲。”

我國的REITs在試點之初,首先與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但後面的想象空間很大。“我們作爲地方國企,響應政府號召,積極投身長租公寓建設。長租公寓按現在的政策要求,需要長期持有,這意味着企業的拿地成本和建設成本都是長期的。雖然長租公寓不在第一批試點中,但如何通過REITs來優化企業的資產負債結構,實現輕裝上陣,現在就可以研究起來。”上海城投資產管理集團資產管理部總經理王達峯說。

明源地產研究院副院長黃樂認爲,我國第一批公募REITs試點的資產包是基礎設施,第二批可能是關於國計民生的項目,比如長租公寓之類,最後纔可能是商業地產。“只有通過前面的基礎設施REITs試點,逐步完善配套的法律、稅收細則,公募REITs才能平穩起步、越做越好。”

羅桂連認爲,支持公募REITs的發展,現階段可以給予基礎設施REITs明確的稅收支持政策。同時,在證監會設立專門的基礎設施REITs板塊,實行基於簡易程序的註冊制,支持現有的上市公司向REITs轉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