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常胜将军高兴的传奇一生(“元史高兴传”解读之四)

吴斌

前文介绍了高兴将军在至元十四年(公元1276年)到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的情况。事实上,在前文所叙述的这几年间,也正是元军全力追杀南宋最后在海上逃亡的小朝廷的时期。忽必烈将高兴这样一员汉族猛将,一而再,再而三地留在闽、浙、赣,平定地方的叛乱,一者是信任高兴,二者显然也是在有意培养将来能管理这一区域的汉族地方长官。

福建也就是在此时期,首次建立了省一级的行政建制,主官为蒙古人忙古台,他同时兼着驻军的都元帅(总司令),并驻扎福州。而作为副都元帅的高兴,带领着驻军的主力,将都元帅府设在建宁(现福建省建瓯市),实际指挥着部队平定闽北黄华等人的抗元起义。

黄华的起义,在闽北的名声是很大的。至元十四年(1277),黄华在政和(福建省政和县),组织并发动了农民的抗元起义。以盐夫为骨干,广泛召集附近各郡县的义军,并联络括苍(浙江省丽水市)畲族女英雄许夫人的抗元部队,总数达三万多人。他们断发纹身,声势浩大,号称头陀军,元朝廷为之震惊。后人为纪念黄华与头陀军的这次大规模抗元起义,把黄华与头陀军驻扎过的许多山头,命名为“黄华山”。在政和县有黄华山,在建瓯市有大、小黄华山,在浦城县也有黄华山,由此可见,其在闽北的影响之大。

高兴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于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受元朝廷委派,带兵驻扎在闽北的建瓯,平定黄华等人的起义。高兴开始以高压的态势进行镇压,而后又许以征蛮副元帅(几乎与高兴平级)的高官,加以劝降。黄华经不住如此高官的诱惑,带着起义军投降了元朝。

高兴将军从至元十五年(1278)夏,到至元十六年(1279)秋,在建瓯驻扎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高兴到了崇安(现武夷山市),对当时的深山区崇安来说,这可是来了大官,地方的管理者与乡绅自然是尽可能地招待了。也就是在这期间,高兴品尝到了用武夷岩茶精制的“石乳”(就是腊面团茶)。高兴惊叹于此茶的独特与美好,想着元世祖忽必烈也爱喝茶,能否带一些敬献给忽必烈尝尝?于是就问起了这茶的来历,得知是武夷宫冲佑观的道士所制,便交代冲佑观的道士在来年春天制茶时,多做一些“石乳”茶,以便带回去献给皇帝(忽必烈)品尝。

就在这批高兴将军特意要的武夷“石乳”做好后不久,至元十六年(1279)秋,高兴即受到皇帝忽必烈的召见,前面《元史高兴传》中提到的高兴“悉献江南所得珍宝”,这其中就包含了这批武夷“石乳”茶。这些史实,后来都被元朝的文坛领袖,大书法家赵孟详细地记载在了武夷《御茶园记》之中,之后我们还会详细地品读赵孟的武夷《御茶园记》。

元世祖忽必烈在品尝了高兴进贡的武夷“石乳”后,肯定是赞赏有加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不是忽必烈喜欢,也就不可能会有高兴将军后来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命令闽北的地方官员,制作武夷“石乳”进贡这件事了。试想一个忙于平叛战事的高级将领,没理由非要这么刻意地去做这样一件小事,如果只是需要进贡一点东西,以高兴此时的地位,哪里都可以找到稀奇宝贝的东西,何必要绕这么大一个弯,每次再大老远的越过数层官员,麻烦闽北的地方官再找武夷山的道士要茶呢?这只能是因为皇帝忽必烈与朝廷重臣都十分喜欢武夷“石乳”茶的缘故,只可惜没有找到忽必烈对武夷“石乳”茶进行评价的文字资料,小编只能做如此的推测了。

今天就先说到这吧,欲知后事如何,就请关注小编的百家号“武夷茶韵”呗,下回说给你听【憨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