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第一周,相比游戏的“云里雾里”、EpicStore的免费大战,游戏圈关注度最高事其实是电竞相关:

6月3日,可能是现役中国电竞唯一超巨的Uzi退役了,个人说明为疾病导致。

Uzi个人微博宣布退役

随热搜、37万百指一起来的,是不少网友对RNG的笔伐:

霸王合同、过度商业化、剥削员工等等,总之一句话,RNG在过度消费Uzi,进而把他逼走了。

这个猜想的对错很难说。

#电竞

拿传统体育类比一下子。

1983年,NBA公牛队平均主场观赛人数是6635人,之后四年呢,是11887、11445、15871和18061。

原因大家都知道,1984那年,他们得到了乔丹。

公牛队1983-1989主场观赛人数变化

据《芝加哥论坛报》估算数据,从1984-1994年,不只是公牛队,乔丹给芝加哥带来了近一万亿美元的收入。对比而言,芝加哥整个2016年的工业和制造业年生产总值不过3224亿美元。

这种影响力还不止于其职业生涯期内。

如果你去看看近几年的NBA上座数据可以发现,2017-18赛季常规赛上座率最高的球队不是当年争冠骑勇,也不是马赛克队,是连季后赛都没进的摆烂版公牛。(当然也有罗斯、拉文们的力量,不过基础黏性一定是由乔丹生成)

2018年NBA主场上座率

一支商业队伍,是不会“逼”走队内甚至整个市场里实力最强、商业价值最高的明星的,因为这个明星,就是它现在、甚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核心竞争力。

在乔丹中途退役打棒球那几年,公牛队甚至还给他象征性地发着工资,为的也是讨好粉丝,以及告诉他:等你觉得棒球没劲了,我们随时欢迎你首发复出。

放回电竞,据前RNG员工称,Uzi选择退役,除了健康原因,和RNG过长时限的合同、战队成绩、较满的商业化行程也可能有点关系。

但,选手职业寿命短、俱乐部、联盟体制不健全、商业化需求急迫,等等,都是整个行业面临的统一问题。没人不想同时拥有冠军和人民币,但环境不允许。

除了这个,混迹电竞圈11年,曾在IM等多个俱乐部任职的毛酱还有个观点挺有意思:

他认为,因为更具互联网色彩,用户更年轻,电竞已经在体系成熟之前,进入到一个“个人英雄主义”时代。

和足篮球不同,电竞选手职业生涯短,内容和用户相接更多是在网络环境里,联盟和俱乐部等基础组织的烧钱性价比更低。

一般来说,用户的初始黏性一定在选手,当这种黏性开始扩散到俱乐部时,相关选手又到了转会、退役的年纪,俱乐部的投入产出比太低,更难发展起来。

这种情况会在之后几年越来越明显。

和粉丝相似的,金主爸爸们也更愿意和单个队员,而不是和俱乐部整体合作。比如哈啤、洁柔、NIKE联名款都是直接找到Uzi,这种粉丝导入的性价比更高,目标用户属性也更纯粹和好把控。

关于Uzi退役,俱乐部怎么办,目前还没有官方回应,但继北京RNG主场关闭后,传闻中的上海主场也没了消息。

据媒体游久网的电竞俱乐部商业价值榜显示,Uzi宣布退役当周,RNG商业价值排名下滑了三名,其本人,虽然退役,却仍高居选手榜第二。

游久网数据

中国电竞早就过了“让从业者富起来”的阶段,现在为难它的,是老板富不起来。

这个点难在,不能靠砸钱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