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解決國內的呂不韋、嫪毐兩大政治勢力後,便着手準備滅六國,一統天下。在當時,其餘六國中,和秦國相接壤的是楚國、韓國、趙國、魏國、齊國,最終嬴政選擇了韓國,作爲他的第一個目標。

這不禁引人疑問,明明有5個諸侯國跟秦國接壤,幹嘛偏偏選擇第一個滅掉韓國?難道真的是韓國的人品不太好運氣比較差嗎?

下面就來分析,爲什麼戰國七雄當中,韓國是第一個被秦國滅掉的。

一,不選擇燕國、齊國、楚國的原因

在當時,燕國並沒有和秦國相接壤,如果秦國選擇第一個滅燕,那軍隊就得經過別人的土地。不說別人願不願意讓秦國大軍經過,就算願意,秦國也擔心萬一別人臨時防水,因此不管出現什麼情況,燕國都不可能成爲秦國的第一個目標。

齊國雖說與秦國相接壤,但先接壤的土地並不多,就只是一小塊地方而已。再加上齊國的實力仍然十分強勁,即便齊王田建昏庸無能,但是短時間內還是可以拼湊出幾十萬的軍隊。

一旦齊國軍隊拖住秦國大軍,讓其餘諸侯國反應過來再次聯手抗秦,那一統天下的時間就將再次被推遲。

而楚國也是如此,王翦滅楚就幾乎抽光了秦國的所有軍隊,如果第一個目標選擇楚國,那秦國將會沒有多餘兵力應對其他諸侯國。

也因此,嬴政便PASS掉這三個諸侯國。

二,不選擇魏國、趙國的原因

魏國在馬陵之戰過後便進入衰退期,但是在魏安僖王的帶領下還是短暫中興,在長平之戰,坐山觀虎鬥後,還發兵救援趙國,重創秦軍。

相比較而言,戰國末期,魏國的實力還要強於韓國。再加上魏國國都大梁,防禦力實在是驚人,一時半會還真拿不下來,因此還是先放一放。

長平之戰過後,趙國元氣大傷,四十萬青壯年男子被白起坑殺。但即便如此,在邯鄲之戰中,趙國逼迫五十萬秦軍撤退,又把想要趁火打劫的燕國給狠狠的教訓一頓,甚至還包圍了燕國的首都。

畢竟再怎麼說,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效果還是十分明顯的。公元前241年還聯合楚、魏、韓、燕發動五國攻秦,公元前239年,在面對秦國十萬大軍,還能斬殺三萬秦軍,在趙幽繆王時期,趙國軍隊在李牧的指揮下,還全殲10萬秦軍。

總而言之,趙國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是秦國真正對趙國發動滅國之戰,最終也得使用離間計,讓趙國自己幹掉李牧,這纔有獲勝的機會。

三,選擇韓國的原因

通過排除法,秦國的第一個目標就只剩下了韓國。沒辦法,誰讓他的地理位置最爲弱小呢?

1,實力最弱

韓國位處中原,西邊是秦國,東邊是齊國,南邊是楚國,北邊是魏國,韓國他誰都惹不起誰都打不過,被他們包圍在中間,不要說拓張領土了,能不被欺負就得偷着樂了。

2,距離秦國最近,秦國又奉行“遠交近攻”

論地理位置,距離秦國最近的便是韓國。而秦國奉行遠交近攻,距離遠的就搞好關係,表面上笑嘻嘻。而距離比較近的,就按住狠揍一頓。

在秦國的不斷蠶食下,到戰國末期,韓國所擁有的土地最少,人口、軍隊也最少,又沒有什麼一流名將,不滅他滅誰?

3,韓國的南陽守將投降秦國

秦國滅韓之前,韓國的南陽守將叛變,投降了秦國,這讓本來就實力弱小的韓國更是雪上加霜。在這一直接原因的影響下,便推動了秦國第一個滅韓。

總而言之,秦國之所以第一滅韓,就是因爲韓國的實力是最弱的。俗話說弱國無外交,沒有實力,就只能任人宰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