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迪拉克是美國總統的座駕,可見其深得美國官方的信任。而“史崔克”系列裝甲車輛被譽爲“裝甲版的凱迪拉克”,可見其深得美國軍方的信任。

那麼“史崔克”系列憑什麼可以在美軍裝甲體系中脫穎而出呢?

一、史崔克旅

“史崔克”裝甲車的意義並不單單是一款高科技堆積在一起的新型裝甲車,而是以該型裝甲車爲核心組建了一支部隊,同樣情況的還有“斯特里克旅”。

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爆發後,美國從常規戰爭模式轉換爲不對稱戰爭。看似作戰難度降低了,但整個作戰節奏、補給規劃都要重新調整。

基於新形勢的變化,1999年美軍參謀聯席會議決定編成兩種高科技兼具快速部署能力的旅級單位,以適應未來發生在複雜地形或城鎮中爆發的小規模任務。

於是“斯特里克”裝甲車與“史崔克”裝甲車這兩款重量較輕、速度較快的輪型車輛,被設計建造出來。同時以兩款裝甲車爲基礎各自組建了以其命名的作戰旅。

美軍高層的要求是96小時內部署1個旅、120小時內部署1個師、1個月內部署5個師。打造這種新型旅主要是加強其飛行、火力支援與偵察能力。

這樣的旅級作戰部隊至少要打造6個(5個戰備、1個預備),它們將成爲早期先遣部隊與主力部隊之間的應急支援部分。

二、基礎作戰單位

“史崔克”裝甲車的最大特點就是爲了方便空運只安裝了輕型防彈鋼板,1架C17運輸機可以同時運輸4輛。“史崔克”作戰旅最基礎的獨立作戰單位是排,每個排由4個班(3個步兵班、1個火力班)組成,每個班裝備1輛裝甲車。

也就是說,在前線簡易機場允許的情況下,1架C17運輸機可以1次運輸1個作戰排。如果環境太過惡劣的話,運輸任務將由多架C130運輸機完成。

裝甲車爲戰鬥排賦予了一定程度的戰場生存能力(可抵禦小口徑武器或破片),並以車載通信系統爲載體,完成戰術任務中各班的溝通,和與連以上作戰單位的聯繫。

“史崔克”裝甲車的主要火力爲1挺12.7毫米口徑的重機槍(子彈400發),7.62毫米口徑輕機槍備彈3400發,還有一門40毫米的榴彈發射器。這些武器都是通過遙控武器站進行操作。

除車載的火力以外,戰鬥排還有機槍、狙擊手的編制,同時有能力召喚連級的炮火支援,或加編1輛M1128機動火力系統。

M1128是在“史崔克”裝甲車的底盤上加裝了一門105毫米火炮,主要是爲了增加前線部隊的火力強度。《坦克世界》的玩家應該對法系的“查滌綸”坦克有印象,這是一款行動快速且擁有連發火炮的輕型坦克。

而M1128裝備的火炮擁有恐怖的9連發能力,是現代爲數不多的“彈匣炮”。搭配上“史崔克”快速機動的底盤,這將是輪裝式的現代“查滌綸”。

一個史崔克排在配備戰鬥車輛和預存補給品的狀態下,最多可連續作戰72個小時。這“72個小時”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3天,而是每天連續行動16個小時,推進距離在100公里以上。也就是說“72個小時”實際是4天半的連續作戰時間。

三、史崔克排

一個標準的史崔克排共有44名戰鬥人員,分爲排指揮組、附屬人員與3個9人步兵班或1個7人的重武器班。

排指揮組是由排長、排士官長、無線電兵、前進觀測員與醫護兵(由營直屬醫護排支援)組成。其中排士官長是全排最資深的士官,負責協助排長指揮部屬,處理行政、後勤與訓練事宜。並在排長帶領車輛作戰時,接替指揮剩餘士兵行動,以及傷患的救治和運送。

一個史崔克排配備4輛裝甲車,使各班能在戰場上更快速與安全地移動。當車輛停止行進時,步兵則下車維持警戒安全。而除了各班兵員外,每輛裝甲車上還有車長與駕駛員兩位乘員。

戰車組除了負責戰時操作與日常保養車輛外,還需要將人員運送到目的地。在戰鬥時需要使用車載武器,消滅或壓制敵軍的輕裝甲車輛與步兵,以支援各班的行動。

當步兵推進到一定的距離後,重武器班會繼續提供火力掩護,讓裝甲車可以進行阻擊或包圍目標等任務。

每個步兵班除了班長外,又分爲兩個4人火力組。火力組內除M4步槍、M249機槍與40毫米榴彈發射器外,還裝備有狙擊步槍或反裝甲武器。

重武器班則由班長與2個M249機槍小組(成員爲3人)組成。他們是掩護全排向前推進的重要武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