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0月3日報道,美國M2“布萊德利”步兵戰車開始試驗新型XM913 50毫米火炮。根據《簡氏防務》的報道,該炮是由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製造的,美國陸軍已經訂購了十餘門進行測試和評估活動。這型火炮未來將被用於升級美軍裝備的大批M2“布萊德利”步兵戰車,並有可能裝備未來的下一代戰鬥戰鬥車輛(NGCV)。        

[照片下方就是XM913 50毫米火炮]

據簡氏報道,XM913火炮能夠發射兩種類型的彈藥,包括XM1204曳光高爆彈(HEAB-T)和XM1203曳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杆式穿甲彈,APFSKS-T)。簡氏的報道說,這是美國陸軍“中等口徑先進致命性和準確性系統”(ALAS-MC)的核心。ALAS-MC的設計能夠使炮手更加方便,即使在更遠的距離上也能以更高的精度完成射擊。

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步兵戰車的主炮是口徑30毫米和30毫米以下的速射炮。比如美國M2“布萊德利”步兵戰車裝備的是25毫米速射炮;俄羅斯的BMP-3步兵戰車與我國的04/04A型步兵戰車採用雙主炮設計,包括一門30毫米速射炮和一門100毫米低膛壓火炮。這門100毫米火炮主要用於發射榴彈和炮射反坦克導彈,而30毫米主炮則能夠發射穿甲彈。

[圖中左邊的是50毫米火炮的彈藥,右邊是M2步兵戰車原有25毫米火炮的彈藥]

步兵戰車火炮的作戰目標主要是敵方的裝甲車輛,建築物,步兵陣地和人員等。全球目前普遍裝備的上一代步兵戰車和裝甲人員運輸車輛,車輛戰鬥全重一般不超過30噸,俄系的一般不超過20噸,其最厚的正面裝甲也很難抵禦30毫米穿甲彈的射擊。但是新世紀以來,隨着全球步兵戰車越來越向重型化發展,30毫米及以下的火炮越來越“力不從心”了。比如,德國“拳擊手”輪式裝甲車戰鬥全重在33噸以上,KF-41“山貓”(Lynx)步兵戰車的戰鬥全重高達44噸以上,比T-72主戰坦克還重;我國也推出了外貿VN-17重型步兵戰車,戰鬥全重也超過30噸(具體取決於安裝的裝甲模塊);就連一貫不重視步兵戰車防禦的俄羅斯,也推出了T-15“庫爾幹人”重型步兵戰車,其戰鬥全重也超過46噸。按照美國陸軍對下一代步兵戰車的要求,也必然是重型化的。

[安裝有57毫米火炮的俄羅斯BMP-3步兵戰車]

這些重型步兵戰車普遍採用了模塊化裝甲,不但正面裝甲全部能夠抵禦30毫米穿甲彈的打擊,有些戰車連側面也能夠做到這種防禦能力。因此,全球30毫米以下的步兵戰車炮,面臨着被淘汰的危險。

有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火炮行業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就是:加大口徑,增大威力。除了美國XM913 50毫米速射炮以外,俄羅斯也研製了57毫米速射炮,並裝備到了BMP-3步兵戰車上。同時,歐洲一些公司也在研製中口徑速射炮,以應對未來的趨勢。

我國步兵戰車目前裝備的主力也是30毫米速射炮。我國是否也應該研製更大口徑的速射炮,來對付未來敵人的重型步兵戰車呢?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我國在2016年珠海航展上展出的CS/AA5 40毫米埋頭彈火炮系統]

與俄羅斯使用老式57毫米火炮改進成新型戰車炮不同,我國走出了一條創新的路線:埋頭彈。早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我國兵器裝備集團就展示了其最新研製的CS/AA5多功能突擊炮武器系統,使用的就是40毫米“埋頭”彈藥(CTA)。40毫米埋頭彈藥與同口徑常規彈藥相比體積小30%,重量也減輕30%,但性能提高30%。根據公開信息,該彈藥在1000米處對裝甲鋼板的穿深超過150毫米。相比之下,俄羅斯的57毫米火炮,在1000米處的穿深只有130毫米左右。因此,從穿甲威力上看,我國40毫米埋頭彈火炮的威力是超過俄羅斯57毫米炮的。根據中央電視臺今年8月份播放的紀錄片,它的威力甚至超過了二戰時期德國“虎”式坦克88毫米火炮的威力。

[我國的40毫米埋頭式脫殼穿甲彈]

不過40毫米埋頭彈火炮仍在發展中,其技術並未完全成熟,我國可能也在發展使用常規技術的中口徑火炮,畢竟,這技術對我國來講並不存在什麼難點。因此,我們能夠期待着裝備新一代中口徑火炮的國產新一代重型步兵戰車的亮相,這一天應該並不遙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