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層樓

來源:大咖聊房

01、土地市場是真的升溫了!

去年土地市場一片哀嚎,各地流拍慘狀還歷歷在目,而今年隨着樓市資金寬鬆,房企又開始大肆買買買。

截止五月底,50大城市今年賣地近2萬億,北京、上海、杭州的土地出讓總額都突破了1000億元。

要知道北京去年一年也才賣了不到1700億,僅前5個月上海、北京兩地賣地收入已經超過了去年的一半。

2019年重點城市土地出讓金排名

成交增多的同時,溢價率也上去了。

多地溢價率刷新紀錄,直逼50%,重慶主城區住宅用地被佳兆業以13.25億元拿下溢價率達到了49%;浙江嘉興一住宅用地溢價率也達到了49.43%;

這麼高的溢價率並不常見,難道地價升溫,房價真的會隨之跟進?

02、地價決定房價?

按照以往的邏輯,開發商買土地成本上升,房價也一定會上漲。

甚至有人調侃道:土拍就是房價最好的託。

看新盤時也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話術:某地的樓面價都快趕上咱們這個樓盤房價了,再不買肯定還得漲。

看似地價和房價是麪包與麪粉的關係,實則,這是一個誤區。

兩者之間雖然有關係,但不形成直接關係。

首先來看房價。

房產市場並沒有完全市場化,房價受市場供求規律的影響。

它還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政府住房制度、人均可支配收入,配套價值(教育,醫療,養老)等多重因素影響。

再來看地價。

地價本質是一次性收取的若干年的地租,從根源上來看,土地需求的增加必然導致土地價格上升。

房屋需求在不斷增加,從而導致開發商們不斷增購土地來滿足住房需求。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編輯

因此這些年地價的變化,更大程度上是一種結果而並非原因。

雖然理論上是地價成本決定售價,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房價決定地價反而更加明顯。

土地是公開招拍,政府會設置起拍價。

起拍價的制定主要看所賣地塊的位置、用地屬性、未來規劃等一系列的因素,同時這只是底價,開發企業參與土拍的時候會有自己的測算和預期。

一是房企對該區域預期房價的樂觀程度,樂觀程度越高,則地價越高;

二是房企所能接受的最低利潤率,可接受利潤率越低,地價越高。

一般情況下,資本都是逐利的,利潤太低就沒必要拿地了,因此預期房價對地價的影響對大一些。

那麼預期房價是怎麼來的呢?

除了地塊本身的配套、定位等因素外,最重要的一個參考要素就是該區域的當前房價水平。

這一點在近期高溢價的幾塊土地上有很明顯的體現。

近期長三角新房二手房出現比較明顯的倒掛現象,杭州萬人搖號就是新房二手房價格嚴重倒掛所導致的。

而對房企來說,拿到倒掛嚴重地區的土地就相當於血賺,因此就算溢價再高,也要拼命拿下。

反之,在樓市發展平穩的地方溢價率則很有限。

所以,在真實市場情況下,地價對房價的影響有限,而房價反作用於地價卻更爲明顯。

03、地價成本佔比有限

每次土地成交價動輒幾億甚至幾十億,很容易讓大家誤以爲高房價是高地價導致的。

實則,看似價格高昂的土地,在房產的整個開發過程中佔比並不高。

就算地價不斷攀升,時至今日地價也僅佔開發商成本的15%-30%左右。

而2019年,全國300個城市住宅用地成交樓面均價僅爲爲4410元/平方米。

地產開發在住宅商品化發展的這些年已經逐漸演變爲一種金融遊戲。

在這場遊戲中,土地價格很容易預估,成本也很容易控制。

早年土地成本低廉,地價成本和新房價格之間的利潤空間是很龐大的。再加上購房需求旺盛,商品供不應求,這才造就了短短二十來年無數房企躋身世界五百強的奇葩景象。

相對於容易把控的土地成本而言,開發商更在乎資金成本。

2019年,融資成本TOP30房企的平均融資成本爲6.34%。

目前市場上,小於10%的融資成本也只有大型房企才能融到,而一些中小型房企,成本高的甚至能達到15%左右。

對房企而言,哪怕拿下的地成本足夠低有充足的利潤空間,但如果沒有現金流回籠,短期內抽不了身,資金就無法進入下一輪循環。

面對資金成本會隨時間加長而增多的情況,地價對其房價的影響進一步被削弱,資金利用效率和現金流纔是更看重的東西,畢竟地價可控。

04、極大滯後性

此外地價對房價的影響極其滯後。

即使靠快打法的碧桂園萬科這類房企,從拿地到樓盤開售也得近大半年,一些中小房企普遍在一年左右。

近期高溢價拿的這些地,就算開發迅速,截至項目開盤,大概需要6-8個月時間,這也就到2021年了。

如果是10萬平方米以上的大體量項目,從拿地算起,到最終售罄至少也得兩年左右。

更何況,有時候房企拿地並非爲了迅速蓋房子出售,這其中有一部分會拿來做儲備用地。

囤地在房企中是相當普遍的事兒,前有李超人在衆多城市以低價囤積優質土地,後高價售出賺了一大筆。

後也有無數房企爲了平衡供需,完善開發節奏而大量囤地,央企這類有資金實力的房企屯起地來更是毫無壓力。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上市房企土地儲備TOP30總量就達到了23.1億平方米,去年房企的儲備用地也在持續增長。

所以當前土地價格與當前房價並沒有直接關係,也不要被瞎帶節奏。

雖然近期房價明顯回暖,但當前市場熱度主要是積壓需求近半年的原因,與土地關係不大。

更何況經歷過上一波房價普漲,如今的市場很難被個別新盤價格所帶動,市場價還得跟着市場走向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