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爲何屢禁不止,“喜新厭舊”的心理作用也許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回顧樓市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房價雖然不乏下行時期,但總體來看,它都長時間保持着上升趨勢。

看空房價者往往會被無情打臉,房價總是在度過低迷之後,便迅速應來報復性反彈。

總體來看,房價上漲其實有一定的邏輯性,這其中主要包括兩點:

其一,價值重估。

城市的發展會提升房產的附加值,從而帶動房價的上漲,比如一個新樓盤,有剛開始銷售的時候,周邊荒涼一片,但在幾年之後,在樓盤附近開發了公園、廣場、學校等配套,相應的房子的估值也就不可同日而語。

其二,通脹因素。

這非常容易理解,通貨膨脹會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商品價格上漲。

但這並不意味着房價上漲就一定是合理的,如果房價上漲過快,以至於脫離了房子的實際估值,就意味着泡沫。而泡沫的產生總離不開炒作。

如何判斷房價有沒有泡沫,有一個重要的衡量標尺,即房價收入比。

衆所周知,房子是用來住的,當一個城市的房價讓這個城市的居民普遍能承受得起,表明房價合理,反之,就意味着房價虛高。

一般來說,購房總價是家庭年收入的3-6倍被視作合理範圍。但當前不少城市,很多家庭的年收入仍然集中在六七千元,房價卻高達一兩萬元,這意味着一個家庭需要不喫不喝十年左右纔有買得起一套房子。

如此算來,房價實際上已經偏離了許多工薪族的購買能力,這樣導致的後果是,一邊大量房產被炒房者囤積,一邊不少剛需者卻無房可住。

不可否認,在空置稅、房地產稅陸續推出之前,炒房成本過低,這是導致炒房屢禁不絕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人們對於房子“喜新厭舊”的情緒,也是滋生炒房的溫牀!

目前我們並不缺房子,僅僅空置房的數量就超出想象。

即便如此,當前樓市仍然火爆異常,新盤推出即售罄,開盤時數千人搶房的場景屢見不鮮。

顯然,在搶房大軍當中,並不只包括沒有房子的剛需客戶,還包括大量的中介、炒房客,以及已經有了多套房子的人。

中介和炒房客自然不用說,他們搶下房子之後,加價倒賣牟取暴利。

按常理說,已經有了多套房子的人,他們應該沒有繼續買房的需求,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比如許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他們從父母那兒繼續了兩三套房產,卻依然對買新房非常熱衷,原因何在?

其次,我們也不能忽視一個現實,目前很多商品房的老化速度實在太快。一些房子僅僅只交付五六年後,就開始掉外漆,保溫層脫落,牆面開裂,這無疑也加重了一些人對房子“喜新厭舊”的情緒。

這也就不難理解,爲何新房量價齊升,而二手房無人問津,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局面。

雖然房子供過於求,但新樓盤源源不斷的推出後仍然被追逐,正是因爲它們仍然還有需求和炒作空間。

與此同時,大量二手房有價無市長期被空置,在市面上仍然能見到許多一二十年房齡的毛坯房,被人們形象地稱爲殭屍房。

如此以來,不少房子已經完全脫離了居住的屬性,而徹底淪爲一種炒作工具,造成了很大的資源浪費。

當對待房子“喜新厭舊”的情緒冷卻後,也應該是炒房降溫之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