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月份樓市就像“鴛鴦鍋”一樣備受煎熬,一面是“紅火辣辣”業主集體拋;另一面則是開發商企業“白白涼涼”的集體掀起破產潮。

從不同角度看,你會看到不一樣的樓市現狀,實際上這些都是真實客觀存在問題。一邊國家在今年重要會議上不斷強調“房地產問題”,態度似乎要比以往更爲嚴厲;另一邊,房地產巔峯期在逐漸退去,這跟當前市場環境密不可分,經濟蕭條、企業生存困難、老百姓收入大幅縮減,都影響着房價漲跌。當然,房價也不可能會出現暴跌,因爲這樣會引起更多問題,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樓市重臨“生死局”,福禍難料!

拋售潮、破產潮,樓市“生死局”下:未來房價會如蔥嗎?

你爲什麼要買房?答案是“無奈”,爲了讓孩子上更好學校有更好教育,我們買下“學區房”;年齡到了需要談婚論嫁了,沒有房丈母孃也不願把女兒嫁你,我們買下了“婚房”;踏入社會後想要有個家,不想租房過日子,我們買下“剛需房”,這些是無奈的答案,但是大部分投資房產爲得是閒錢房銀行利息不多,選擇炒房是穩賺不賠生意。

不過這些投資者現在可開心不起來了,市場上出現“2個現象”讓房地產重臨“生死局”。

樓市拋售潮襲來:5月份市場逐漸回暖,但無論新房還是二手房都出現了大規模拋售潮現象,先是重慶投資者以降價50萬/套價格出售,足足狂拋了有180套房源;再來則是二手房方面,國內大小城市掛牌出售二手房數量在近2個月大增了近200%。

開發商企業陸續破產清算:人民法院網公佈截止到6月8日數據,2020上半年就已經有210家開發商破產被清算;這個半年數據已經超過2018年177家破產房企總數,去年全年破產房企總和是550家,按照目前樓市“破產潮”速度發展,年底有望刷新“成績單”。

拋售潮、破產潮的集中出現,樓市離“生死局”已經不遠了。馬雲在2017年時就發表過神預言認爲“8年後房價將會如蔥價”未來這個預言是否會真的實現,現在確實很難下定論,不過可以確定是的假如今年經濟得不到復甦將會加劇樓市拋售潮、房企破產潮現象,未來房價只能如蔥價。對於投資炒房者、房企來說,樓市的“生死局”對他們影響無疑是最大,有可能讓他們跟房地產說“再見”!

無懼樓市“斷供”壓力,住建部一道“現金令”、央行也打出現金牌。

雖然拋售潮、破產潮讓投資炒房者和開發商跟房地產說了“再見”,但房說君在意的是另一件事,一個未被大家關注的地方——持續拋售有可能會引發“斷貸”可能。

安居客6月份發佈的《5月國民安居指數》文件就顯示,全國二手房掛牌出售量高達19%,這已經是連續第二個月增漲了。上至北上廣深,下至3-4線城市二手房掛牌量均大幅上漲:

截止6月初,以北京爲例,掛牌出售房源環比上漲209%;杭州則有12萬套房源出售、蘇州就有8萬套、杭州突破10萬套,對比2019年這樣數據均有50%-60%增長,整個樓市拋售壓力劇增。

可以說,目前整個房地產市場處於“有價無市”的狀態,因爲賣房的人比買房的人多出幾倍不止,如果任由這個現象持續下去,年底房企加上炒房者拋售,有可能會讓樓市出現“斷貸風波”。

斷貸就意味着大家寧願捨棄房子不要,不還銀行房貸了。這不是危言聳聽的話語,房說君在前文中就有強調目前的經濟蕭條、企業生存困難、老百姓收入大幅縮減造成了工薪階層無力“還房貸”。深圳就已經出現過這樣案例,以爲月薪4、5萬收入的程序員在年前買下深圳某地區價值600萬房子月供20000元左右,以他的收入這樣房貸壓力不會很大,由於“大疫”風波影響所在企業遭遇經營業績嚴重下滑選擇裁員男子很不幸被“辭職”,一時間沒有收入老婆在家帶孩子,卡上餘額僅夠2個月房貸,最後他的選擇只有2個:一是“棄房斷供”,二是再次找到“高薪工作”。

很顯然在目前經濟局勢下,後者不是很容易做到。在房說君看來,即便你咬牙買下高價房背上30年房貸,一旦經濟出現蕭條、就業市場出現不穩定,就有可能影響房地產讓“棄房斷供”成爲現實,深圳程序員情景不會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一旦樓市出現大面積“斷供”怎麼辦?中國證券報報道了,由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住建部發布《2019年度全國住房公積金》報告顯示,去年住房公積金個人房貸逾期率良好,目前已準備個人房貸風險“儲備金”約2200億元,足夠應付有可能出現的“斷供”風險。按照住建部給出“現金令”,這筆2200億的儲備金就是爲了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風險而準備,即便出現“棄房斷供”也無懼2200億元住房供給足夠補缺這個“漏洞”。

另外央行也打出了現金牌,在河北、深圳、浙江等3個省市試點《大額現金管理方案》,規定個人對公賬戶不得超出50萬元現金提取、存入,個人賬戶則保持深圳20萬、浙江30萬、河北10萬元額度,一旦個人或者企業發生大額度支取地方銀行應及時登記、採集、上報賬戶信息。

房說君以爲,央行現金牌的意義更多在於防範金融次貸風險,一般企業業務往來大多對公轉賬很少提取現金,個人也很少提取這麼多錢來使用。樓市是次貸最頻發行業,央行從資金賬戶流轉上着手限制住了“次貸買房”問題,切換資金週轉路線,沒有了週轉自然就無法大規模投資房產,炒房者斷貸風險也就降到最低,個人一般極少數真的會出現“棄房斷供”現象。

房說君有話說:住建部一道“現金令”,2200億儲備金隨時“待命”,央行現金牌預防“次貸風險”雙管齊下自然無懼樓市“斷貸”情況。這些僅僅是針對市場預防措施,但是高房貸、僅僅收入大幅縮水的老百姓纔是損失最大,“生死局”說白了大家更關心市場而購房者辛酸則無人關注,或許房價只有如蔥才能減少老百姓買房負擔。

本文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爲“每日房說”原創,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深究。(撰文:樓市隱隱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