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诗,很多人知道这句诗的含义,但是并不知道这段绝唱情诗的背后,隐藏着的一段爱情故事。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也就是公元802年,距今已经有1218年的历史。当时担任太子少保(类似于现在的一些荣誉博士之类)韦夏卿,把年仅20岁的小女儿韦从,下嫁给了24岁的诗人元稹。

为什么是下嫁呢?因为24岁的元稹那一年刚刚科举落榜,十分落魄!但是韦夏卿很欣赏元稹的才华,觉得元稹这小子将来肯定能当官,并且前途无量!这相当于押宝一样,就把闺女嫁给元稹了!本来吧,这是一桩政治婚姻,我们都知道政治婚姻很难有好结局的!但是元稹和韦从却是个例外!

元稹这个人,情商比较高,并且智商也不低,又有了太子少保这个岳父引路,进入官场之后就如鱼得水了,最高职位做到了武昌军节度使,这个节度使就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级别的!职位早就远高于自己的岳父了。

按正常情况,这种政治婚姻是不会幸福的,但元稹和韦从二人婚后恩爱百般,两情甚笃,感情非常好。韦丛聪慧贤淑,不好富贵,不慕虚荣,任劳任怨。

并且韦丛婚后七年间为他生了五子一女,因而得了严重的病痛,27岁就离世了。韦从27岁这一年,元稹三十一岁,并且刚刚升任监察御史(类似于最高检察院检察员)。

元稹飞黄腾达之路,刚刚开始,与自己同苦7年的发妻却突然离世,这让元稹悲痛欲绝!于是提笔成篇,写下了这首《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韦丛去世之后,元稹终身未娶,其实按照元稹的身份和地位,他完全有能力续弦,在社会舆论方面也是没有任何阻碍的,但是元稹没有,他选择了绝弦,这是为什么呢?

在最开始的时候,元稹之所以娶韦丛,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娶韦丛是一个政治上晋升的途径,韦丛的父亲是太子太保,虽然这个职位没多少实权,但是是一种荣誉,可以接触到很多的达官显贵。这也就是为什么24岁元稹科举落榜后,用了7年的时间就当上了监察御史(类似于最高检察院检察员)。

但是,让元稹没有想到的事,婚后的韦丛展现出来的温柔体贴、知书达理、贤惠淑良深深吸引住了元稹,在刚刚结婚的时候,元稹和韦从是需要岳父家的接济的,当时的元稹忙着科试,根本无从管家里的事情,也没有赚钱的地方,但是韦丛在家里,从生火做饭到洗衣买酒都一手操办,完全没有大户千金的娇贵模样。

两个人共同度过了7个贫苦的年头,在元稹的仕途之路刚刚走顺的那一刻,温柔体贴年仅27的妻子溘然离世,跟着自己受了7年的苦,刚刚熬到头了可以享享福了,却离他而去了,留下了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这种情况哪怕是放在现在,估计大部分的男人也会伤心欲绝很久,更别说在古代文人风骨的身上。

在韦丛下葬的时候,元稹却没能陪韦丛最后一程,韦丛的最后一路走是孤单的。庆幸的是,元稹为韦丛留下了这几组情意绵绵的诗歌,让我们读到这几句诗歌的时候,都会想起那个温柔贤淑的女子——韦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