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中,每年既不乏发挥失常者,也不差发挥超常者。寒窗苦读,在最关键的考试中超常发挥,一跃成为了高考中的“黑马”,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为什么能够超常发挥?其实这就如一门“玄学”,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不过作为一名高中老师,我曾见证过很多超常发挥的学生,也曾和这些学生交流过,再加上我本人的见解和思考,下面来谈一谈高考超常发挥的几种心态。

心态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心态在高考中有多重要已经不必赘述了。无论你现在有多么紧张与焦虑,我希望你都能积极地去克服和调整自己的不安情绪,尤其是到了考前一周左右,要让自己保持一个好的状态,这比多做几个题、多刷几套卷子有用多了。

摒弃“我不行”的观点

在我所知的超常发挥的同学中,基本上了考场都是相当的自信。无论你的基础如何,我希望大家走进考场的那一刻都能保持一颗自信的心,不要担心自己还有很多知识没复习,也不要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当你放开了对“我不行”的执著,反而大有不同。

在心理学上,人的大脑追求想法和现实的一致、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致,当你认为自己肯定不行、肯定不会时,外在的行为也会趋向如此,阻碍你做成某件事情。

当然,也不能自信到膨胀的地步,毕竟是高考,多少会有点紧张,适度的紧张对考试来说也是有利的。

把考试当成一次交流

熟悉高考真题的人都明白,高考试卷非常灵活、非常现实,通常会把很多现实的需要反映在试卷之中。而高考,尤其是文综,考得并不完全是高中三年的知识,他更像是对社会现实情况和事件的一面镜子,这才符合新课改以后核心素养的要求。

在高考考场中,我希望大家能把答题的过程当成一次和出题人的交流,每做到一道题目,仿佛都是和出题人的一场博弈,你可以去猜测他的本意是什么,他到底想考察你的什么素养,然后竭尽全力地向出题人展示你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思维的严密性。要把答题当成一种“show”,而不是唯唯诺诺、战战兢兢的你问我答。这种交流的心态尤其适合于文科学生。

在高考考场上,正常发挥即是超常发挥

虽然我们都渴望自己超常发挥,但是能做到完全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超常发挥者是少之又少,简而言之,大多数的超常发挥都是建立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超常发挥,毕竟自己的能力上限不是通过一次考试的迸发就能轻易改变的。

但是,如果你能在高考考场上做到正常发挥,把自己能得到的分数全部得到,你或许就完成了“超常发挥”。为什么这么讲?我们得从高考试卷说起。

在高考前同学们做过无数张模拟试卷,而现在的模拟试卷,总是想法设法在前面的基础题上变着花样来为难学生,而后面的压轴题、难题的套路却照搬高考。到了复习后期,老师基本只讲难题,基础题都靠学生自己消化,这也使大多数同学把精力都放在了最后的几个难题上,而高考中的压轴难题,又有多少同学能够做出来。简而言之,正是得分的不讲,不得分的拼命讲。

总的来说,现在的模拟试卷侧重破解套路的能力远大于高考。而我们知道高考是无套路可循的,所以在高考中基本功才占大头,因为压轴题能做出来的只是少数,如果你能把前面的基础题也就是自己该得到的分数全部得到,你也就完成了“超长发挥”。

转发给家中的高三学子,祝愿考生们都能在今年的高考中“超常发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