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后期,本属西戎的秦国开始变得强大起来,并且大有无敌于天下的霸者气质。不过东方三晋之一的赵国却也实力不俗,而且丝毫不不惧怕强秦。一山难容两虎,除非一公一母,然而很不凑巧秦赵都不是“母老虎”,因此这两强则为了争夺上党地区而大打出手,最终虎狼秦国笑到了最后。

公元前262年,秦一口气出兵40万去伐赵,而赵也非常不客气地出动了45万人对敌,双方就像两个孤注一掷的赌徒而压光了全部家当。当时这场战役的结果就两个可能:赢则席卷天下,输则“一无所有”。秦赵之间的大战总计耗了3年才有了结果,而赵军的惨败又因为主帅战神廉颇被赵括所替换。

战争初期,赵战神廉颇采取了死守不出的战略。打仗就怕对手用了正确的方法,而赵军坚守不出给了秦国非常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秦方使出了“无间道”法:迫使赵王用赵括为大将。这位赵括熟读兵书,平时一张口就像个军事家似的。然而他只是个没有实战经验的“青铜”,最后面对老练“王者段位”的白起输得怎一个惨字了得。

公元前260年,白起将赵军引到了自己挖好的陷阱里,又很快派出3万精兵切断了对手的补给线路,同时以40万大军包围了赵方全体。当时秦国后方的粮食输送一点儿也没断,40万秦兵每天有吃有喝,丝毫没有受到半点影响。而赵军完全处于断炊状态,45万人没吃没喝,眼睛都快饿绿了。就这样,双方耗了足有46天之久,被围困的赵军实在不能坚持下去了,于是赵括带着精兵主动突围。

最终赵括战死,45万赵兵也全被活捉。拖了3年的长平攻防战以赵惨败告终。不过这场战役也留下了个疑问:赵军被围困的46天里,赵战神李牧为何不带兵前去营救?要知道,当时廉颇已被削权,但李牧却仍然具有领兵权,而且他也有充足的时间前去救援长平,可这位仁兄却没有采取任何方法去补救,这就有点不科学了。那么这里面究竟有何原因呢?

首先,李牧是位胆识过人的战神,他堪称白起的敌手。这位仁兄曾在雁门关揍得强悍的匈奴不敢南下,而且以少赢多那是常规操作。其次,李牧是位爱国又尽忠职守的人,他不会在看到45万人有危险却不选择救援。再者,廉颇虽被削权但李牧却具有发言权,他一说话赵王不可能不派其支援赵军。那么李牧为何没去支援赵军呢?答案只有一个:赵军被困的消息还没传到赵国,45万人就全部被活捉了。

虽然史料没有具体描写其中的原因,但我们能合理地推测出来。那时白起采取包围的方法困住了45万赵军。白起的这个举动不但切断了赵方的补给线,而且还封锁了对方的信息网。换句话说,赵兵想要派人回去求救压根儿没戏,求救的消息根本传不到赵国本土。

那时又没有手机这样的通讯设备,因此赵国方面完全不知道长平的具体战况。所以李牧也不可能知道赵军处境那么危险,当然也不可能知道赵兵会输得那么惨。所以战神李牧就没有去救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