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我國保險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標誌性事件,友邦保險的“分改子(分公司改製爲子公司)”進展備受關注。就在剛剛,上海證券報獲悉,銀保監會已允許友邦上海分公司改建爲友邦全資持股的壽險子公司——友邦人壽。這也是我國首家被獲批的外資獨資人身保險公司。

“分改子”獲批,意味着友邦在華有了獨立法人資格,困擾其多年的分支機構擴張難題迎刃而解,這家老牌保險巨頭對中國市場的反應速度與決策效率將大大提升。上海證券報從市場上獲悉,友邦分支機構增設行動也將啓動,首批分公司或將在四川、山東、安徽、浙江、湖北、河南等地落址。

不得不提的是,中國其實已持續多年位居友邦全球成長最快市場之位。今年高薪聘任李源祥爲集團掌門人,亦可窺友邦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如今隨着“分改子”落地、新一批分支機構鋪設計劃將啓動,中國今後成爲友邦最大市場亦指日可待。

於行業而言,這也是中國保險市場對外開放提速的一個重要風向標,可以吸引越來越多的外資保險在華設立獨立法人機構主體並深耕中國市場,進一步激活中國保險市場的創新活力與競爭力。

申請半年即拿到批文

1919年,一個叫史帶的西方人將保險概念帶到中國,並在上海創辦了公司——這是友邦保險的起源。秉持着對中國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念,1992年,友邦重回“故里”,成爲首家拿到壽險牌照的外資保險機構。

或許很多人會好奇,作爲改革開放後,首家獲得保險業務營業執照的外資保險機構,友邦早已在中國市場耕耘20餘年。此番爲何還要發起設立外資獨資壽險子公司?

事實上,因爲一些歷史原因,按照設立之初相關政策法規規定,友邦是以分公司形式在中國設立機構,一直沒有“獨立法人資格”。也正因如此,其展業地區始終囿於五個地區(上海、北京、江蘇、廣東、深圳)。2019年,受益於關於促進京津冀保險業協同發展的相關監管政策和試點安排,友邦獲准在天津和石家莊開設營銷服務部,方纔將展業地區拓展到七個國內市場。

如今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進入全新的階段,其中壽險市場的大門進一步敞開。從2020年1月1日開始,“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壽險公司必須採取合資形式”這條限制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外資壽險公司在華展業可申請獨資。

這對於已經是百年老店、位居全球上市壽險公司市值首位的友邦而言,無疑是一個新的起點。去年12月26日晚間,友邦發佈公告稱,計劃將其上海分公司改建爲友邦全資持股的壽險子公司——友邦人壽。

這既是對擴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新舉措的積極響應,也是友邦基於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架構、優化運營組織架構、進一步深耕中國市場的考量。

更多細節在隨後披露的公告中浮出水面。友邦人壽的註冊資本約爲37.77億元,改建後,友邦人壽將統一負責管理及經營在中國內地的壽險業務。友邦在中國內地的現有其他分支機構,改建爲友邦人壽的下屬分支機構。

對於友邦“分改子”申請半年即拿到批文,保險圈人士並不感到意外。一方面,自我國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政策釋放後,政府及監管層面一直在推動外資金融機構市場準入申請的落地;另一方面,在一些硬性指標,以及在中國市場的深耕程度來看,友邦無疑是佼佼者之一。

改建後的四大提升

“分改子”獲批,也爲友邦自身的發展贏得了更加廣闊的空間。結合內外部多個因素來看,友邦在華擁有獨立法人主體後,將對其運營帶來四大層面的提升。

一是在市場準入方面,享有“國民待遇”,友邦人壽與國內保險機構同樣適用銀保監會的有關規定。

二是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架構方面,友邦人壽將在中國境內設立董事會,很多中國業務重大經營決策直接可以在友邦人壽董事會層面審批通過,從而提升友邦對中國市場的反應速度與決策效率,令公司中國管理團隊能更好地抓住本土市場發展機遇,推動業務創新。

三是在保險資金投資方面,以往友邦在華分支機構分別設立各自的投資賬戶對保險資金進行投資管理,導致“力量分散”。如今,在友邦人壽統一法人機構之下,各家分支機構保險資金劃入友邦人壽的“大賬戶”進行統一投資管理,由此帶來更大的資金規模效應。

這一方面,有助於友邦人壽投資團隊憑藉資金規模優勢,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創造更豐厚、更穩健的投資回報;另一方面,可以所有保險資金爲資金池進行更加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進一步分散投資風險。

四是在優化運營組織架構、推進精細化管理方面,友邦人壽的成立,有望改變以往各地分支機構在日常經營業務上“各自作戰”的局面,實現共享運營平臺。共享運營平臺帶來的規模效應將大幅提升運營效率,降低營運成本,留出更多精力與資源,集中投入到持續提升用戶保險服務體驗的工作中。

於客戶而言,隨着友邦人壽的成立,友邦在中國的法人治理與運營組織架構得到優化,不僅有助於友邦有效降低運營成本,轉化爲更有競爭力的保費、科技投入等客戶“紅利”,也有助於友邦更好地貼近中國市場與用戶。

比如,更深入全面地洞察用戶保險保障與資產配置最新需求變化,對用戶最新的生活風險保障需求做出更快的反應,推進更完善專業的保險服務創新,爲用戶提供更全面的保險服務體驗等。

從最快到最大

友邦的一舉一動,總是能引起同業的高度關注。這主要源於它身上的諸多標籤:第一家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保險公司;把個人營銷員體制引入中國的人才搖籃;滬港兩地估值最高的上市壽險公司,並呈現出長期上升的趨勢,等等。

而這幾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國市場在友邦全球地盤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持續多年財報數據顯示,中國已是友邦增長最快的市場,最爲強勁的增長引擎。2019年,友邦在華新業務價值取得了27%的同比增幅,年化新保費同比提升22%,稅後營運利潤同比增長28%,活躍營銷員數量取得兩位數增長。

這個業績是友邦在內地僅有七個區域開展業務的情況下取得的。於友邦而言,“分改子”獲批後,下一步如能儘快被獲准在更多城市營業,將無疑給基本功紮實的友邦提供了加速增長的機會。

據上海證券報瞭解,友邦人壽的分支機構增設正在計劃中,將會延續其一直以來的“一線大城市”戰略,多個人口大省且經濟較發達地區,將是其未來分支機構佈局的熱門地。

不僅僅是在架構上進行調整升級,在人事等層面,友邦也早已做好了發力中國市場的準備。去年11月,友邦透露了李源祥已獲委任爲候任友邦保險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的消息。今年6月1日,李源祥正式履新。

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爲中國平安“海外軍團”曾經的領軍人物之一,李源祥既有國際視野,又有本土經驗,並善於將國際先進保險理念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友邦高薪聘請此人出任集團掌門人,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以目前的業務增速來看,在考慮“分改子”獲批,新的分支機構有望落地,新掌門人帶來新思路新氣象等後,業內人士認爲,不出意外,中國將很快會成爲友邦最大的市場。

風向標意義

對於整個保險行業來說,友邦“分改子”獲批,也是中國保險市場對外開放提速的一個重要風向標,可以吸引越來越多的外資保險公司在華設立獨立法人機構主體並深耕中國市場,進一步激活中國保險市場的創新活力與競爭力,助力行業運營理念與服務水準的持續提升。

“國家相關部門大力推進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一大目的,就是通過賦予外資金融機構更大的市場準入機制,更靈活的本土化經營決策機制與公司架構,更寬泛的市場準入門檻,吸引他們將大量國際先進經營理念與保險服務模式引入中國市場。”一位接近監管的人士直言。

而保險是最需要時間檢驗的行業。堅持保險姓保,專注保險保障主業,以價值爲導向,絕不以犧牲利潤來換取市場規模——這一條條“堅守長期主義”的鐵律,成就了友邦的高估值,也讓其在中國壽險行業轉型和“健康中國”建設的命題中獲得了先機。

迴歸保障、品質發展正成爲近年來國內保險行業轉型的關注重點。如何在動態發展中兼顧規模與效益、銷售與服務、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充分贏得消費者的信賴,進一步提升行業整體信任度,由外延式擴張向內生性增長轉化,是所有從業者需要共同探索的問題。

友邦一以貫之的不隨波逐流,保持初心、專注主業、長期主義等獨立思考,或許對於正深陷迷茫的部分同業而言,有着另一個層面的風向標意義。

相關文章